第二十四章 新式震天雷
回到營地躺在床上的石斌看著手中的單刀出神。該造些什麼呢?給他印象最深的不是動不動就是幾千斤的老式火炮,而是二戰時候各國使用的投擲型武器。所以他第一道命令就是做這種武器的樣品。
一想起自己的士兵把這種新式震天雷拋到元人陣中的情景,石斌禁不住笑了起來。正當石斌正在做著如風卷殘雲般打敗元軍的美夢時,問題卻出現了。
照石斌的描述製造出來的震天雷可以炸開,但遠遠看去整個過程就是一塊木頭被炸成了兩瓣外加一陣青煙,看上去更像一個炮仗,也沒見什麼碎鐵飛向空中,故而壓根就沒什麼殺傷力。
石斌如同在冬天還被澆了一桶冷水,立刻從床上彈起來飛奔去了兵器坊看情況。
看著在實驗場中爆炸的那幾個震天雷碎成的幾塊,石斌哭笑不得。裏麵的碎鐵也散開了不到兩步,就這麼個東西怎麼傷人?電視劇太誤導人了吧,原本以為塞點粗糙的火藥到木柄裏再加點碎鐵就好,看來完全不是這碼事。
他立刻想起了前世記印象最深刻的炸藥包。不過他卻隻能望洋興歎,誰叫他隻是一個文科生,誰叫他高中學化學的時候基本上是睡覺?現在算是知道“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滋味了,除了知老式火藥的準確比例其他的就壓根不知道。多少還是知道點東西,這讓他沮喪的心情稍微平複點。
於是他就把火藥中硝酸鉀、硫磺和木炭的配比清楚的寫了出來:75/10/15。
更讓他感到高興的是,由於喜歡看軍事節目,記住了在哪獲取和怎麼提純這幾種原料的方法。至少可以提取比較純的火藥,也算是一種進步吧,他也隻好這樣自我安慰。
記得提取好的硝酸鉀主要原料是硝土和草木灰。硝土存在於廁所、豬、牛欄,庭院的老牆邊,放在紅木炭上能燃燒則是好硝土。而草木灰則好獲取得多,直接把植物燒稱灰就好。
具體提取硝酸鉀則不是很麻煩,直接按程序來就是。
先把硝土和草木灰按8:1的比例混合於容器中,將水加熱並不斷攪拌,使其不斷溶解,到沒有混合雜質就好;然後再過濾掉泥沙等固體雜質,則得到了硝水;第三步則是將其放入一個容器中加熱蒸發液體(熬硝),而且還要不斷攪拌使其均勻蒸發;當蒸發掉大部分液體時,將液體弄出小勺滴在紙上,如能迅速結晶則說明硝酸鉀已經提煉成功,隻需最後的抽濾了。
木炭的製造也不麻煩,建個土窯在其中操作就好。樹木截成段,在炭窯中點燃,燒到一定程度,封閉炭窯空氣進入,餘熱繼續加熱木材幹餾,水分和木焦油被溜出,木材碳化成為木炭。這和過去家庭燒柴火的時候憋木炭是相似的。
硫磺提純則更加簡單,將生硫磺加熱到其熔化,過濾雜質後再繼續加熱,且不斷攪拌使其中雜質能氣化蒸發,在不斷加熱硫磺沸騰後,隻需收集硫磺氣體進行冷卻就好。
時間緊迫石斌必須盡快將這些知識運用起來,於是發動手下所有的人員盡全力提取硝酸鉀、硫磺和木炭。
這些初級的活幾乎人人都會,石斌不必操心。
讓他有點困惑的是造哪種震天雷,是圓球型的還是木柄式的震天雷?圓球型的給他的印象是美國軍隊拉掉拉環瀟灑的扔出去的樣子,而木柄式給他的印象則是電視劇裏八路軍使用它來對抗日軍的鏡頭。
似乎木柄型的震天雷就是落後的代名詞了,不過他還是決定將圓球型和木柄式的震天雷都造出幾個樣品,多進行幾次實驗之後再做定論。
一開始兩種震天雷並沒有孰優孰劣的感覺,但是實驗久了卻發現木柄式的比圓球型的震天雷更好。
這是在一次內部填充物為碎鐵的震天雷實驗才被發現。一個被扔出去的新式圓球型震天雷居然從小山包上滾了下來,直到離石斌不到十米才爆炸。好在這碎鐵受力不足威力小,石斌才沒受傷。有了這麼個驚險的經曆,石斌立刻排除了有如此巨大設計缺陷的圓球型震天雷。
接著又嚐試了木柄式震天雷,效果不錯,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臂力,將震天雷扔到最遠的距離,尤其是不會到處滑動,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證己方人員的安全。
有了這幾次實驗,石斌暗歎道,凡事真不能隻看表象,得實踐之後才能下結論。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這震天雷內部的填充物,是用碎鐵還是薄鐵皮呢?於是他便命令手下的匠人將填充物為碎鐵和薄鐵皮的木柄式震天雷各自造出三種型號。
生活安逸多了,為了感謝石斌的恩情,沒過多久,幾個經驗老道的鐵匠就造出了這兩種木柄震天雷各種型號的樣品。雖然還不是拉繩點火,不過用火折子點燃引信也不是很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