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 章 多管齊下(1 / 2)

第三十一 章 多管齊下

石斌不久就回到軍營,雖然官升一級做個指揮但是卻和孟珙一樣高興不起來。

把幾個兄弟招到帳中通知他們升官,王三等幾人全都高興得很,唯獨石斌在那啼笑皆非的陪著。

趙剛這莽夫一個勁的喊喝酒,不醉不歸。其餘幾人也是跟著起哄,畢竟都官升一級當然得慶祝下,玩個痛快。這死後餘生的感覺讓人充分的感到生的可貴,讓人更是想及時行樂。

這些當然都是應該,石斌也跟著一起喊一定要喝一頓,不過這次隻有幾個兄弟。

王三這“九頭鳥”卻從進門就看出來不對勁,不過正是高興的時候他還不想出來敗興,隻打算私下找石斌聊聊。因為這麼大功勞官升一級很正常,但是石斌卻如此表現就很不正常。畢竟他這大哥不是玩變臉的,道行還沒那麼深,也就忽悠下其他兄弟,石斌還瞞不過他。

兄弟幾人晚上去醉仙樓喝了個痛快,趙剛幾人全都爛醉如泥。石斌和王三也喝了不少,不過喝的是高檔米酒並不是很上頭,所以思維還是清晰並不糊塗。

“大哥,說說吧,都升官了卻沒見您真的笑。多半不是孟大人加給你的壓力,他可是那種典型的鐵血軍人。”王三關心道。

看著王三,石斌知道自己的心事又被他猜到了幾分。他無奈的看著王三,又看了看遠方,那萬裏無雲的晴空在他眼中卻是空洞的、毫無生氣的。

石斌那滿臉的惆悵王三知道事情不小,多半石斌有點束手無策。

石斌緩緩地的事情給說了出來,聽到這些的王三也如遭雷擊,萬萬沒有想到宋廷居然會借此議和。看這趨勢哪怕守住了襄陽,也是肯定會議和的,區別隻是這條約要交多少歲幣,能買多久的和平而已。

“那孟都統什麼意思?他不會也讚成吧?”王三詢問道。

“那樣一個鐵血軍人,絕對的主戰派,怎麼可能讚成?問題是這宋廷本就懦弱,趙匡胤黃袍加身本來就是篡權。自“杯酒釋兵權”後,武將地位低得很,孟大人肯定是獨木難支。”石斌歎了口氣。

也許是因為石斌不過隻是歎氣而並未表現得異常沮喪,讓王三感到事情也許還有轉機,但終歸是喝了些酒,讓這個素來穩重的家夥也氣憤的嚷道:“看大哥也肯定是有了些辦法,似乎難做決斷。要不與小弟商議商議?就算不能成,大不了宋廷完了咱們自己幹!”

聽到這話語,石斌立刻捂住了王三的嘴,他可沒想到自己這多謀賢弟居然還有如此失態的時候。這話本該是從趙剛等人嘴中說出,如今都被王三給說了出來,讓他十分意外。

須知他可是讀過聖賢書,受過“天地君親師”教誨的。絕對知道這些話一旦被有心人聽到就是大禍臨頭,如今卻毫無顧忌的吼了出來,可見對宋廷已是徹底絕望。

“賢弟稍安勿躁,我的確和孟大人說了一策。就是聯合主戰派群諫,並想辦法讓賈似道也站過來一次,哪怕不站過來就是不從中作梗也是好的。”石斌耐著性子安撫道。

“大哥著計策不錯,我看也該如此。不過您不覺得少了點什麼?”王三反問道。

“少了點?我是感覺自己少了地盤和足夠的人馬。”石斌張口便說。

“不不不,大哥這都不是重點。咱們是少了靠山,咱們必須找到足夠大的靠山才能拿到地盤招到人馬。這樣才能自立,才能有足夠的力量抗元,否則咱們可就永遠寄人籬下,或者就是一股流寇、匪徒。”王三向石斌解釋道。

見石斌仍舊是半懂不懂的樣子,王三又說道::“從大哥的話中小弟已經知道大哥在想什麼,您肯定也是有雄心壯誌的人。但是大哥明顯是以為咱們能進孟府和賈府就已經算搭上線了。”

“當然啊,能進府邸當然也算搭上線了。”

如同看著一個初入私塾的小童一般的看著石斌,說道:“大哥難道不懂“點頭之交”是何意?不懂“虛與委蛇”是何意?能進孟府和賈府的人多了,難道他們就會幫助每一個人的忙?我等若不是對孟都統有用,他同樣不會理睬我們這些村野匹夫。”

這話可謂句句誅心,此時的石斌算是明白王三話中之意了,的確,前世他可見多了平日滿臉笑意,與人說起話來好得跟新兄弟一樣的家夥,一到求他辦事就立刻裝起糊塗,不念舊情。

雖然他不認為孟都統是那樣的人,但是的確得認真處理王三提出的這個問題。畢竟自己不可能一步登天,在這過程中還真要一個靠山。

他前世也隻是一個小市民,又不是什麼官二代,哪裏懂什麼鑽營,也沒法鑽營,更別說什麼找靠山,把工作做完就是打牌、睡覺。

即使這世從軍之前成天也就是打獵趕集,弄口飯吃而已。要不是王三帶他出來,他估計就在那山中這麼渾渾噩噩的過一輩子了。

“話雖如此,但咱們已經在孟都統的統領下,孟大人是可忠臣,恐怕不會幹這些結黨營私、忤逆君上的事情。雖然他肯定也會有些同道中人,但卻絕對都是錚錚鐵骨的正人君子,斷然不會結黨營私的。群諫估計已經是他能容忍的極限了,沒見這時他自己也是一籌莫展?”石斌惆悵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