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擦邊球
一年三季雜交稻收獲後讓石斌大喜過望,僅僅長沙與湘潭地區的糧食就夠一萬軍隊使用三年。
有了這麼多糧食儲備石斌就開始策劃全麵控製潭州的計劃。畢竟十營(兩軍)兵馬不夠控製全潭州,雖然當地都有駐軍,但是那不是他的直係無法有效控製。所以他和其他幾位又開始商議擴軍至十五營,新建的五營就分派駐紮在嶽陽南、益陽、婁底三地。
易俊畢竟隻是個盜墓的,膽子比較小,所以不是很同意這個方案。因為他認為石斌私自擴軍五營已經是大罪,如果不是賈似道和孟珙幫他扛著,石斌應該現在已經在牢房裏等著被砍頭了。如今他又要私自擴建五營,哪怕就是得到孟珙的同意也不行,除非得到宋廷的許可。
眾人都認為易俊雖然膽小但言之有理,再擴建五營的確得慎重考慮。畢竟五營人馬就是兩千五百人,即使宋廷同意擴建,這供給兩千五百名士兵也是很大的一筆費用。而照石斌的口吻似乎是要再擴充五營完全脫產的正規軍,花費就肯定小不了。
在石斌的腦子裏是沒有朝廷的,他這個學外語的更不會有番號的概念。在他看來擴軍招人就是了,八路軍不就這樣嗎?番號上是“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編製上應該隻有三個師,後來居然到了九十多萬人,他石斌照葫蘆畫瓢不就OK?
當然,這些他可不敢說出來,隻好問道:“諸位賢弟認為怎樣才能讓我們盡快全麵控製潭州?”
此時的石斌如同一個拿著彩票急於兌現的中獎者,生怕到手的好處飛了。
“大哥,小弟有一法可行,不過估計得花點代價。”王三笑道。
“一點小小的代價算什麼,大哥我可不想被元兵滅掉,更不想像嶽鵬舉一樣被那宋朝皇帝召回去給害了,咱們必須有自保的能力。”石斌鄭重的說道。
“其實也簡單,宋朝軍隊由禁軍、廂兵、鄉兵和蕃兵組成,以禁兵為主體構成一種中央軍和地方軍、正規軍和非正規軍相結合的武裝力量體製。”王三慢慢說道。
“這我知道啊,老弟快點說,說重點,我都急死了。”
他細細的說了起來,原來禁軍屬於中央軍,是有作戰任務,現在石斌所統帥的就是禁軍。
廂軍屬地方軍常備軍,但是名為常備軍,實是各州府和某些中央機構的雜 役兵。受州府和某些中央機關統管,總隸於侍衛馬罕司、侍衛步車司。主要任務是築城、製作兵器、修路建橋、運糧墾荒以及官員的侍 衛、迎送等.一般無訓練、作戰任務。
鄉兵也就是民兵。是按戶籍丁壯比例抽選或募集土人組成的地方民眾武裝。平時不脫離生產,農閑集結訓練。各地鄉兵名目很多,編製亦不統一,或按指揮、都,或按甲、隊,或按都保、大保、保的序列編成。而蕃兵則是北宋在西北的軍隊,如今已經不存在了。
所以王三的意思就是可以從編製最為混亂又無明確管理者的鄉兵處入手打擦邊球。
經過王三這麼一說眾人都豁然開朗,尤其是石斌。這可讓他想起了那些電視裏的情節:八路軍下轄的縣大隊、區小隊在訓練結束後去幫農民種地、除草、劈柴、編各種用具,有了任務也去襲擊下敵人。
“有道理,不過咱們不管民政,得找那幫地方官行個方便。”石斌笑著對王三說道,很明顯他已經知道王三所謂的代價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