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陰差陽錯
即使賈玲表示不反對石斌回府過夜,可他卻為了以防萬一還是連續三日在縣衙裏休息。
隨著答應上山迎親的日子一天天逼近,石斌也越來越焦急,開始有點坐臥不安,無心關注縣裏的任何事情。
但是想著賈玲對自己的一片真心,他實在有點不忍心傷她。何況僅僅就這麼一個消息就讓她如此氣憤,到時候若真的將賽西施迎娶進門那家裏豈不是天天都是世界大戰?想到此處,石斌立時是不寒而栗,隻求能有辦法過了這道坎。
問題是時間不等人,轉眼便過了十餘日,也就兩三天就到自己與賽子龍約定的時間,他卻仍舊毫無辦法。雖說自己人都已回來,即使毀約也不會有人說什麼。畢竟為長官而死對於一個護衛來說很正常,何況還是兩個失職的護衛,但是石斌還是不喜歡食言而肥。
左思右想之後弄了個折中方案——送三百石糧食上山。當初是答應一百石糧食做贖金,如今多兩百石糧食做賠禮,表示對自己言而無信的懲罰。
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層皮。言而無信已然讓人鄙視,若不知自懲就是厚顏無恥之徒了。
當下便將王三找來商量了他這個方案,作為石斌的鐵杆兄弟他自然是能接受這個辦法。不過他卻提出了一個難解決的問題:目前存糧不夠,三百石糧食雖然拿得出來但是必然影響縣裏的建設,而且劉縣丞那也得費一番功夫才能過得去。
雖然第一個念頭還是找賈玲去坑她老爹,不過這次石斌可沒那麼厚的臉皮了,隻好表示看看是否通過剿匪獲得些銀兩和糧食。
這個辦法王三是堅決讚成,畢竟這是一舉三得的好事,既可以解決賠禮的問題,又可以消滅境內的不穩定因素,說不定還可以有剩餘來解決建設中的燃眉之急。但是他表示一戰就得克盡全功,不可深陷其中。
既然二人達成了一致意見,於是他立刻命令李超率四個營的士兵剿滅湘潭境內一切成氣候的土匪,一個不留。
這命令一出,李超如同打了雞血一般,立刻帶兵出城去剿匪了。而石斌看著王三的背影卻感覺有點不放心,他離開的時候似乎露出了詭異的一笑。
唯恐李超心機不夠,太過實誠,王三還是偷偷出城追上了李超的剿匪部隊。見王三又追了上來,李超本是有點不快的,認為他的手也伸得太長,怎麼什麼事情都要管?
氣喘籲籲的王三當然知道李超的不快來自哪裏,也並不解釋,隻問道:“李兄弟可知道大哥的‘一個不留’是何意?”
經王三這麼一提醒,李超還真的意識到自己並未思考過這‘一個不留’的準確含義。因為劫大哥上山的是個土匪而放大哥下山又是一個女匪,其他的土匪好說,但這個山寨的土匪卻難辦了。
此時雖然綠樹清風,但李超卻感覺胸悶異常。剛剛那股統兵剿匪的喜勁此時已經消散殆盡。在他心中自然要嚴守軍令,但這軍令明顯有瑕疵不嚴謹。
“兄弟,依我之見最好的辦法是攻破山寨擒了那匪首兄妹二人,之後送至城內交由大哥發落,隻是這很麻煩。其次就是剿滅其他山寨後對那山寨圍而不攻,讓他們自己請降,如此一來也不錯,隻是耗費些糧草。再次就是幹脆剿滅之,殺人滅口就是。若覺得我的計策還行就請自己斟酌著辦,小弟告辭了。”說完王三便轉身回城。
這王三還真是坑人不帶痕跡,李超隻能看著他的背影暗自說道。在他眼中最好的辦法應該是圍而不攻,寧可耗費點糧草最好還是讓自己弟兄少流點血,而且自己也不要太造殺孽,弄個‘李屠夫’的惡名。
畢竟是個縣令而且還帶了十幾營的將士,不可能一天到晚被這兒女情長束縛住拳腳,這樣會寒了人心,從此就再也別想成氣候了。
隻好重新回到工作中來,其實隻要被一件事吸引住了注意力,另一件事很快就會被漸漸淡忘掉。
不到三天的時間,石斌又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工作中去了。雖說偶爾還是會想起迎娶賽西施的事情,但是過了那約定的時間自己已經是沒了信譽,這拖延一天和拖延一月其實差別也不大,如此一來,他自己倒是成了滾刀肉,不再愧疚。
隻希望等辦完手頭這些事情還有可能真的迎娶賽西施,雖然這就如同白日做夢一般。
而李超最近是幾乎不見蹤影,隻請王三代他送了幾份戰況報告過來。在這方麵石斌還是相信他的,不至於擅自決定重要的事情。何況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過分幹涉下屬的行動其實是非常不智的。
這天下午終於傳來了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趙剛帶著三十匹蒙古健馬回來了,有一半是搶回來的,還帶回來兩個懂養馬的牧民,此時就在湘江碼頭。
要知道,蒙古馬是典型的草原馬種。它體格不大,平均體高120~135厘米,體重267~370千克。身軀粗壯,四肢堅實有力,體質粗糙結實,頭大額寬,胸廓深長,腿短,關節、肌腱發達。被毛濃密,毛色複雜。它耐勞,不畏寒冷,能適應極粗放的飼養管理,生命力極強,能夠在艱苦惡劣的條件下生存。8小時可走60公裏左右路程。經過調馴的蒙古馬,在戰場上不驚不詐,勇猛無比,曆來是一種良好的軍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