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城市衛生(求收藏推薦)
縣內的大事都處理的差不多,石斌也算輕鬆許多,於是也就有興趣幹些別的事情。
這位同誌最喜歡的就是吃,沒事就會去嚐嚐各處的小吃、拿手菜。順帶也學一學,回去做給自己和兩個夫人吃,有丈夫肯為自己下廚,兩個女人當然非常高興。
一旦吃起石斌做的菜,兩人就顧不上爭風吃醋,其樂融融的討論如何做才會更好吃,雖說飯後還是會又有些小矛盾,但那可比不上一頓美食吸引人。
這正街之上,人來人往,雖然經常有人亂扔垃圾,但一切都還不錯,。
看著這人來人往的縣城,石斌想起了前世在治理城市衛生問題之前的湘潭。滿地的檳榔渣、爛菜葉、動物糞便、無用的廢水。總之往哪走都不會是幹淨的,行人更留意的是腳下而不是前方。
難道古人比咱們更加愛衛生?還是因為此處居住人口不多所以才沒有那麼髒亂?畢竟街上多的是店鋪和攤位,太肮髒可就沒人來做他們的生意。
不能以偏概全,所以石斌決定派出王三和劉縣丞去了解城中的衛生情況,古城裏都有富人區、貧民區和商業區。
他已經知道這商業區還是算幹淨,富人區多半也還過得去,關鍵是那貧民區的衛生情況。
其實不用王三他們去調查,石斌就已經能想出那貧民區裏的髒亂差到了何種程度,但仍舊希望得到最準確的答案,並抱有那裏衛生情況還行的希望。
二人辦事都很利索,不到一天時間就將調查報告放到了石斌書桌上。
首先吸引住石斌注意力的不是衛生情況,而是“侵街”二字。什麼叫侵街?侵犯街道嗎?
石斌不會不懂裝懂,於是問了問劉縣丞具體的意思。按他的說法,現在這小小的湘潭城住了一萬五千多人,現在除了正街還算能有效控製街道寬度,其餘的街道都已經越來越小,有些甚至成了一條隻能容兩個人並排走的胡同。
並且表示如今宋人是“無人不商”,所以越是居民多的地方髒亂差現象就越嚴重。
所以就有了侵街這一概念,而且還收了侵街房廊錢”,表明宋政府對城市街道兩旁的居民不斷擴大商業用地、導致城市街道越來越窄的不滿並采取措施。
劉縣丞更是糾正了石斌的一個想法,如今已經不存在專門的市,即專門商業區已經消失。也不存在專門的坊,即專門的住宅區也不存在。
聽劉縣丞這麼一說立刻讓石斌想起了那些窄巷胡同裏的臭水溝,如今仔細想一想,就是那時都沒人理睬,何況如今這時代?
“請問大人是否知道司馬光的一首專門說城市汙染詩,詩名為《都門詩》?”劉縣丞笑著問道。
司馬光?他這麼個大人物還關心城市汙染問題?這可讓石斌非常意外,立刻示意劉縣丞細細說來。
“紅塵晝夜飛,車馬古今跡,獨憐道旁柳,慘淡少顏色。”
紅塵晝夜飛,車馬古今跡。也就是說這街道之上塵土飛揚,來往車馬從以前到現在留下了痕跡,關鍵是“獨憐道旁柳,慘淡少顏色”這一句,可見塵土多到了讓街道旁的柳樹都顯現不出本來的顏色。
這可是讓石斌想起了霧霾,並感歎道:“真沒想到,區區一個縣城都能到這地步。”
看來事情比石斌預想的要嚴重得多。理想總是美好的,現實又無一不是殘酷的,雖然他很想有個非常幹淨衛生整潔的城市,但也知道急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