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讓利(一)(2 / 2)

而劉縣丞則截然相反,他是非常意外,但反應並不激烈,也表示不要分利潤出去,解釋道:“大人,王指揮說得很對。那些煤商個個都是錦衣玉食,酒池肉林,您不記得那次請他們吃飯的時候那些人的模樣了嗎?”

這麼一說,石斌倒是想起了那兩個截然不同的群體,一群肥頭大耳,一群骨瘦如柴。

見石斌想了起來,劉縣丞繼續解釋道:“那幫肥頭大耳的是一群吃貨,而那幫骨瘦如柴的則是被酒色掏空身子的家夥。”

經劉縣丞這麼一解釋,石斌覺得很有道理,不過他還是不想就此妥協,隻是得讓人感覺他不是個唯利是圖、以公謀私的家夥。

“二位,我是想咱們能不能將那十二個月的費用減少至十一個月,或者說將他們繳納的兩成好處減少至一成八?”

大哥的固執王三是了解的,但也不是沒有回旋的餘地,經過一番深思熟慮,王三終於想出了一個折中的辦法:仍舊收兩成好處,但將其分成兩部分,一成八給石斌;另外兩分利給縣裏財政,他們不調用。

這也是個不錯的辦法,把錢還給那些不缺錢的煤商還不如拿他們的錢去幫縣裏的貧苦百姓,隻要到時候告訴那些百姓這些錢是煤商捐贈就好。

用這個辦法煤商並未多出一分錢還得了賢名,百姓也得了實惠,石斌讓縣裏更加和諧,這麼個三全其美的方案的確比剛剛自己想的要高明許多。

他這個淺於世事的書生不由得感歎王三和劉縣丞二人高超的智慧,在死路裏找到活路,總能麵麵俱到、左右逢源。

既然不讓利那就幹脆拿出五分利益做點實際的事情。兩分用於軍中,三分用於幫扶窮苦百姓。

王三這個精明的家夥可不願當這無名英雄、道德模範,他最喜歡的是名利雙收。

所以一聽完石斌的意見,他立刻表示支持,但是補充道:“大哥的意見我絕對支持,劉縣丞你認為呢?”他一邊說一邊問著劉縣丞的意見。

老於世故的劉縣丞自然不會在這麼敏感的時候表示不讚成,隻是微微的點點頭,並說了‘有理’。

“不過我得提醒大哥,咱們不是慈善家,做事是要留名的,沒有名就沒有利。而且還需將具體時間和花費全部列出來,讓更多人了解咱們做的事情,最好讓整個荊湖路都知道。”

當然知道這是王三為了他,為了這整個利益集團著想,隻是他總覺得這樣太市儈,不夠君子。

在石斌遲疑不定的時候,王三使了個眼色給劉縣丞,他立刻開口說道:“縣令大人,王指揮所言有理。可能您覺得有些市儈,不過您必須知道咱們每年都要進行考評,要評分,分上中下,一共有九個等級。若是您能連續拿三年上,便肯定可以升為知州。您嶽父乃沿江製置副使,說不定兩年就能擢升,但是若沒有這些政績就容易落下話柄,為人不齒。”

這些都是事實,空想是沒用的,石斌也隻好妥協,廣發告示告知民眾,並送公文至知州、荊湖路宣撫使、製置使等處,以備將來擢升之用。

https://www.biqiuge8.com/book/40851/48810732.html

biqiuge8.com。biqiug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