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出岔子了
劉鼎已經致仕一個月了,照常理,若是指派了石斌當潭州通判,那份任命他為潭州通判的公文應該已經送到了他湘潭縣衙,接下來就是要他去吏部領印信。如今不但東西沒到,就連消息都沒一個,仿佛那份保薦的奏折就跟沒寫過一樣。
此事透著蹊蹺,石斌便派賽子龍及其手下前去打探,這幫土匪有自己的路子,在這些事情上比官方打探還要更快更準。
不出三日,賽子龍便打探到,劉鼎的確是送了保薦信給朝廷,卻被鄭清之給扣下,讓知州暫兼通判之職。如今那劉鼎正在家中急得直跳腳,痛罵鄭清之不念舊情,要坐看他家破人亡。
原來是鄭清之這死對頭給扣下來了奏折。千算萬算沒算到鄭清之這老頭子居然如此性子,還真是茅坑裏的石頭又臭又硬。看來他是要把所有和賈似道有關係的不論好壞全部給挑了。
這位宰輔大人在世時四登相位,如今已經是第三次,也是一位奇人,讓人不得不佩服。
理宗對他恩寵加,所以用對付劉鼎的方法對付鄭清之是肯定不行,而賈似道目前也隻能自保,不敢輕舉妄動,所以石斌想得通判之位恐怕沒那麼容易。
但石斌記得鄭清之的官聲不錯,也有幾次不計前嫌的事跡,為何自己一個不不僅無過而且有功的區區縣令會讓他如此留心,難道就因為他石斌是賈似道的女婿?這鄭清之果真就昏聵如斯了?
這種吊在半空不上不下的滋味實在讓人不爽,那鄭清之給個明確的態度也好,如今卻是扣住奏折不發,也不指派新任通判到職,而是讓知州暫兼通判之職。
這麼一個人想問題想得太慢也太容易出偏差,便讓許風將王三和李超都招呼進書房,商議起此事來。
“大哥,你是說那鄭清之將劉鼎的折子留中不發,既不駁回又不同意,也不指派自己的門生,卻讓那劉知州兼任?”王三問道。
眾所周知,那潭州知州是丁大全一黨,丁大全的官聲比賈似道的還要差很多,人言其誤國殃民,寡廉鮮恥,貪財好色,可謂“五毒俱全”。有一次,他為兒子聘婦,見兒媳長相標致,竟奪為己妻,如此情形,鄭清之卻將此實權職位讓丁大全黨羽兼任,其中必有蹊蹺。
“大哥,小弟聽說那鄭清之也還算精忠報國,雖然也結黨營私但卻不誤國誤民,此事實在讓人難理解。如此像是兩派之間的妥協,但那潭州通判的位子本就是他那一派的,又何必如此?丁大全也並不比鄭清之強。”李超有些疑惑的說道。
李超所言極為有理,而且這兼任就是沒最後板上釘釘,說明事情有轉機,那些競爭者就還有機會,所以這情況用妥協二字也並不妥當。
這潭州原本是三足鼎立,賈似道掌統領;丁大全掌知州;鄭清之掌通判。如今統領之職空著,鄭清之不趕緊派人前來製衡,卻讓丁大全一家獨大,對石斌態度又模糊,如此行為讓人很難理解。
“大哥,我有一個想法不知道你認不認同···”李超有些躊躇的說著話,不到一半又住了嘴。
知道這肯定是敏感的話題,石斌立刻示意許風退出書房,他隨即再去將門閂扣上,快速走回李超身旁,與他說起了悄悄話。
這事王三當然不會錯過,也鑽了進來,想聽聽這機智不凡的李超又有什麼超然的見解。
“我認為這是鄭清之布的局,目的就是想看看那些意欲奪取這職位的都是些什麼貨色。既然是丁大全的手下暫時兼職,那最好辦就是去找丁大全和劉知州。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群人多半都是官場敗類。稍稍聰明點的便會去鄭清之府上求見,通過求見的過程便知道來人的品性,這也算是他親自篩選。”
這話王三已經聽懂了八九分,石斌也聽懂了七八分,至少知道了如今最不該幹的是什麼事。
丁大全的確不會為了一個小小的通判之職與鄭清之鬥起來,鄭清之隨時能拿回那通判之位,故而關鍵還是鄭清之的態度。
忽然又想起了王驛送的那個“中上”的考課結果,可見鄭清之也並非要堵死石斌的路,如今對這保薦又隻是留中不發,石斌仿佛品出了其中的深意。
“二位賢弟記得那考課的結果嗎?我怎麼感覺有異曲同工之妙?”石斌問道。
經他這一提醒,再加上剛剛三人的討論,若是不錯的話,隻有一個結論:鄭清之想看看石斌到底是個什麼人。若是合適,這通判之職便給了石斌,若是不合適就再收回那通判之職,由他鄭清之的門生去擔任。
石斌當然不會自戀到認為這是鄭清之專門為了他而布的局,為他布局他還不夠格。不過卻是他必須邁過的坎,否則肯定是拿不到潭州通判一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