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形勢危急(1 / 2)

第二百八十二章 形勢危急

時間過得飛快,一轉眼便到了淳祐十一年(1251),果如之前所說,元人又開始南下侵宋。不過這次元人換了策略,不走荊襄也不走兩淮,而是走大理國(疆域覆蓋今中國雲南、貴州、四川西南部,以及緬甸、老撾、越南北部部分地區)。

大理國羸弱形式急轉直下,餘玠壓力陡增,不得不五日內向宋廷連發十道八百裏加急請求增援。由於最靠近餘玠又最有戰鬥力的部隊就是石斌的手下,所以餘玠不僅發文至臨安而且還派人直接來鼎州求援。

收到求援信的石斌心中非常矛盾,並未立刻表態,而是將那送信的驛卒安排去休息,他則命許風將王三、賈玲、賽西施、趙剛夫妻都叫來商議此事。

王三與賈玲向來心細,一見滿臉嚴肅的石斌手中捏著一封信便知道有大事;賽西施稍稍遲鈍了些,但看著書房之中來的不光是嫡係還有李玉溪立刻明白了個大概;也就趙剛與李玉溪一直沒弄清楚什麼事,還以為是隴南情報站送來的情報。

“你們先看看這封信,看完之後咱們再說事。”石斌走到賈玲身旁將信遞給了王三。

幾個人很快便都明白了信裏的內容,也知道石斌為什麼將他們都叫來了,這麼大的事情的確得好好商議,出不得絲毫紕漏。

“諸位,們對此事有何看法?我還沒想好,想聽聽你們幾個怎麼說。”

“大哥,小弟以為餘大人一心為國,還是要救的。何況唇亡齒寒,不去救援實為不智。而且···”王三有些忐忑的說道。

“胡說!”王三話還沒說完就被賈玲粗暴的打斷,隻聽她怒喝道:“王三,你這是什麼話?他餘玠想憑一封信就要我們去支援,這也太可笑了吧!之前我們親自去請他幫忙奪了元人的八萬石糧草他可沒理會。如今他有了麻煩就想要我們去幫忙,天下有這樣的道理嗎?”

“就是。”賽西施、李玉溪和趙剛都連連附和。王三則隻是閉口不言,並不反駁他們畢竟眾怒難犯。

見狀,石斌知道了個大概,他的態度就是王三和賈玲二人態度的結合。他既想支援餘玠保住四川的穩定,但又不想讓餘玠這麼舒服的過來這一道坎,所以他也是閉口不言。

“嫂子,小妹覺得你的話是對的,不過王三兄弟的話也有道理,畢竟四川若是丟了接著遭殃的可就是咱們荊湖了。處在風口浪尖的就是大哥和你父親,大哥好不容易才成了荊湖南路的安撫使兼轉運使,若是因為戰爭毀了咱們的荊湖路這可是得不償失啊。”李玉溪低聲的勸誡道。

之前賈玲隻是幾句氣話,說完就有些後悔,如今李玉溪出來勸慰,她這個還算有大局觀的刁蠻小姐自然就不再顯得那麼油鹽不進,不過為了維護住麵子,仍舊冷冷的說道:“既然玉溪妹妹認為我和王三說的都有道理,那你的意思是找個折中的法子?”

“恐怕隻能如此。”

“折中的法子?”趙剛此時皺著眉頭開口道,“應對這封信的辦法無非就是支援和不支援,哪裏還有什麼折中的法子?”

有些無奈的笑看著趙剛,王三說道:“當然有····而且還不止一種。”

趙剛雖然有些憨但是還是好學的,一聽不僅有辦法還不止一種,他立刻催促王三快說出來。

“第一種很簡單,咱們來個‘拖’字訣,答應餘玠去支援但是找各種理由拖著,比如糧草輜重不足、軍餉不足士兵鬧餉等,但是還是在朝廷其它軍隊支援他之前到他那裏。”

“那第二種呢?”趙剛馬上問道。

“第二種就是‘談’字訣,答應餘玠去支援但是咱們和他談條件,直到朝廷下文或者和咱們談妥條件再支援他。”王三笑眯眯的答道。

“那還有沒有第三種呢?”趙剛邊問邊狡猾的指著王三笑道。

“當然有第三種,不過這也是最後一種就是按規矩來,既不拖也不談,那鄭清之不是答應咱們可以自由調動三千以下的軍隊嗎?咱們一邊奏請宋廷發兵,另一邊隻發三個營的火器兵去支援餘玠,在朝廷旨意到之前絕對不再調動一兵一卒。”

王三的這三個辦法讓石斌幾個無一不喜笑顏開,都非常讚同,因為這樣就不會給人落下任何口實。

不過石斌不是很讚同第二個辦法,認為那樣太市儈,第一和第三個辦法最好,既穩妥又讓那餘玠吃了憋還不會損了名聲。

算是定下了個計策,石斌便將王三幾人藏在了書房密室之中,轉而要許風將之前送信的那個驛卒叫了過來

那驛卒明顯仍舊疲憊不堪估計這一路奔波身子骨都快散架,由此可見是個非常有責任感的人,石斌也不急著問,而是示意要他再休息休息並賞了他二兩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