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懸崖邊上(1 / 2)

第三百四十五章 懸崖邊上

看著轉身離去的汪德臣,石斌心中五味雜陳,從汪德臣的一席話中他看出汪德臣還是個有情義的人,確實並非諂媚之徒。如今忠於元人恐怕與其自小在皇宮之中與眾元朝皇子一起長大有關。

石斌也不想在離元人軍營這麼近的樹林裏吹陰風,萬一汪德臣忽然不顧臉麵殺將回來怎麼辦,自己豈不是會死得不明不白?所以石斌也很快的離開了。

剛剛回到營中,王三便進帥帳前來詢問情況。石斌自然將事情原原本本的告訴了自己手下的大智囊。

“大人,請問你接下來準備怎麼辦?”王三問道。

“怎麼辦?如今汪德臣已無戰心,咱們就先將其滅了,順帶焚了元人糧草,讓其不戰自潰!若得時機留駐大理幫他們抵抗元人也不錯。”

“大人,你的第二個策略卑職非常讚成,不過第一個策略估計得稍稍改動一下。”王三笑眯眯的說道。

“什麼意思,第一個策略要改動?不殺汪德臣還是不燒元人糧草?”石斌疑惑的問道。

“元人糧草肯定得燒,而且是不論付出多少代價都要燒。至於汪德臣的死活,卑職以為大人可以再思考一番。”

再思考一番?從王三的話語之中石斌感覺到王三是想讓汪德臣投效自己而非被自己所滅。

“你是說不殺汪德臣?”

“是的。卑職以為最好是將其招納過來而非殲滅。”

“此人如此數典忘祖難道還能苟活於世?”石斌憤怒的喝道,明顯十分不滿王三的建議。

“大哥,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雖然那汪德臣此時是忠於元人,但卑職從他的言語之中也了解到此人重情重義,知恩圖報。若是能收到麾下,定然利大於弊。何況他還十分了解元人的情況,實在是殺之可惜。”

不得不承認王三說的十分有理,汪德臣乃世之虎將又十分了解元人,殺了的確非常可惜,但不殺又難解石斌的心頭之恨。

這麼想著越想越憋屈,最後懶得再想,幹脆將問題完全拋給王三和許風,讓他們去想辦法,擬定個策略之後再來找他。

不過一盞茶的時間王三便帶著許風進了帥帳,王三很高興的說道:“大人,卑職和許風想出了一個不錯的主意絕對可以讓汪德臣反叛元人,至於其之後的死活就由大人決定了。”

一聽能讓汪德臣反叛元人石斌大喜,因為一旦汪德臣反叛,忽必烈就處於極其不利的腹背受敵的局麵。不說進兵,就是想全身而退都非常困難。同時汪德臣一旦反叛就如無根浮萍,生死的確全在自己的一念之間了。

“快說如何讓那汪德臣背叛元人。”石斌催道。

“大人,如今咱們通過奏樂和唱歌讓女真士卒毫無戰心,此事肯定已經被元人安插在汪德臣身邊的密探給彙報給了忽必烈。俗話說: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無論忽必烈如何相信汪德臣,但絕不可能相信他手下那些與自己有亡國之恨的所有女真士兵。”王三很肯定的說道:“所以忽必烈必然要采取行動

再一次對付汪德臣,這就是咱們的機會。”

“確實如此。那你認為忽必烈會如何對付汪德臣呢?”王三問道。

“嗬嗬。大人,若你的手下如此表現,你會如何檢驗他是否忠心?”王三很狡猾的看著石斌說道。

石斌腦中的第一個詞就是‘投名狀’,不過他卻並未如此說,而是說:“通過執行我的命令來檢驗他的忠心。”

“那大人認為忽必烈會讓汪德臣執行什麼命令來證實他自己的忠心?”

“攻取昭通?”

“就是如此。”王三笑道,“而且我還可以肯定的說,兀良哈台同時也在極力的勸忽必烈殺了汪德臣,想借刀殺人。”

兀良哈台借刀殺人的想法是從一開始就有,如今是最好的時機肯定會極盡全力。所以石斌十分認同王三的說法,並詢問具體如何辦。

“大人可以去元人營中散播謠言,說忽必烈和兀良哈台要殺汪德臣,說汪德臣對元人有二心。”

這麼陰暗的辦法石斌可不想用,謠言這東西就沒人喜歡,即使是使用者都厭惡。

見石斌眉頭緊皺明顯不想這麼做,王三立刻勸說:“大人,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不過幾句謠言而已有什麼?何況用幾句謠言拯救我大宋無數子民難道不行?一定要我大宋橫屍遍野才好?”

王三的話讓石斌無法反駁,隻好開始派手下散播謠言,在汪德臣那說忽必烈和兀良哈台懷疑女真人想借刀殺人,在忽必烈和兀良哈台那則說汪德臣和女真士卒不滿忽必烈的處置有二心。

被堵在昭通城下足足三個月,忽必烈不得寸進煩躁不已,如今又聽營中謠言四起更加難得平靜。眾口鑠金積毀銷骨,無處發泄的忽必烈終於將矛頭指向了辦事不利的汪德臣。這正是外爭不成則內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