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石監軍(1 / 2)

第四百一十六章 石監軍

由於商議出了個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其餘的事情就都好辦了。為了讓汪立信的工作更順利,理宗決定他命他為京東路製置使,吳潛雖仍為京東路總領,但是隻是協助汪立信剿滅元軍。一時間汪立信的地位如日中天。

這種建功立業的機會太難得當然必須要抓住。接到旨意的汪立信不敢有絲毫懈怠,立刻馬不停蹄北上去了青州。

看到汪立信如今積極的為自己盡忠理宗自然非常高興,汪立信還沒離開臨安地界,理宗就又給了他不少嘉獎。

這可讓石斌、趙葵、李芾和謝方叔都有不滿,認為理宗厚此薄彼。尤其是李芾最不滿,其實他的任務才是最危險,很可能有去無回,但理宗沒給他嘉獎而隻給了汪立信。這讓他實在心氣難平。

料到李芾會有想法,石斌與趙葵立刻去城外安慰他們的這個主戰派盟友,表示肯定會全力支持他,盡全力保他安全。趙葵離開之後石斌更是直說會要李旭私下派人保護他,但是李芾得保密。並強調‘話不傳六耳’,對外,那些保護李芾的人隻能被稱為傭兵。

有石斌的精銳保護李芾自然放心不少,同時萬分感謝,而且表示肯定仍舊是主戰派,即使和談也要大宋得好處。

這樣一來,汪立信和李芾兩路都高高興興的北上了。

剛剛進門,家仆便跑過來告訴石斌:趙葵在書房之中等著。細細一想,石斌便知道趙葵為何不直接回府卻在自己的書房之中等著。雖然有些討厭他這麼麻煩,但也佩服他如此精忠報國。於是壓下不快還是去了書房見他。

一見到石斌,趙葵就開始道歉,“石大人,你好。不好意思,沒得你同意就擅自進門太無禮了。”

“趙大人不必如此客氣,請問大人所為何來?”

“老夫叨擾還請大人勿怪,自然是為了汪立信北伐而來。”

“趙大人兢兢業業為國操勞,石某安敢怪罪?隻是不明白汪立信北伐與石某有何相關?此事趙大人應該與吳潛大人聯係···”石斌的話是真話,他並沒想清楚汪立信北伐與自己有何相關。

“石大人,你真是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饑。汪立信帶著區區兩千人馬北上能有多少作用?”

這話就讓石斌更加糊塗,理宗都命汪立信為京東路製置使,整個京東的軍隊應該任他調遣。京東路雖然剛剛收複但也有近十萬兵馬,即使大部是守衛城池要塞,但能調動的也絕不低於兩萬,他手上怎麼可能隻有區區兩千人馬,趙葵是不是老糊塗了?

明白石斌沒理解自己話裏的意思,趙葵歎了口氣道:“石大人,恕老夫直言,之前你能毫無顧忌的調兵隻是因為孟大人對你的器重和你嶽父賈大人的支持。汪大人並無此支持,而我大宋向來各自領兵,所以汪大人手中兵馬絕對不多。即使不止兩千也過不了五千。”

雖然隱隱明白了趙葵的意思,但是石斌還是不想先開口,而是故作糊塗,表示仍舊沒聽懂不知道怎麼辦。

趙葵是來求人的,當然不能擺架子,石斌要裝傻他也沒辦法。最後隻能開口道:“老夫隻是想請大人去幾封書信給你在河南與京東西路的三個屬下,請他們策應下汪大人,幫汪大人分擔點壓力。”

沒被理宗任命為北伐的統帥,石斌心中雖然不氣惱但是也不痛快。如今沒有半點好處就想自己和自己的手下出力,石斌可懶得理會。於是拿宋朝的製度來說事:要皇帝同意汪立信率領更多的兵馬,樞密院下調兵令才行。而且也要給李旭、易俊和劉霄三人下正式的公文命令他們協助剿滅元人才行。他這個老上司不能越權,也不能讓李旭三人背上擅自調兵的黑鍋。

明白石斌為何如此,趙葵也非常理解,於是退了一步,無奈的笑道:“石大人,你看這樣如何,我現在就去皇上那請旨,你也在此寫幾封書信給屬下。一旦旨意到了就請你將書信和旨意一並發出。算老夫欠你一個人情如何?”

見趙葵如此堅持,石斌也不好一再拂了他的麵子,隻好同意。仿佛擔心石斌隻是應付,趙葵並未立刻離開。不得已,石斌隻好提筆寫起了他的‘石斌體’。

這種‘草書’讓趙葵明白了石斌為何遲遲不肯動筆,為了照顧石斌的麵子,在他寫到第三個字時,趙葵便飛快的離開了書房。

在趙葵苦口婆心的勸說下理宗終於同意讓汪立信自領一萬兵馬,吳潛、李旭、易俊和劉霄四人必須都全力支持他剿滅元人。趙葵拿著聖旨再來時,石斌則很痛快的將三封書信給趙葵看了,並當著他的麵派手下發了出去。

把能做的都做了,再擔心也無用,趙葵給石斌道了謝後就回府休息去了。

趙葵放心石斌卻並不放心,他非常明白自己手下的弟兄。即使有了自己的親筆書信他們都未必會幫汪立信,最多就是不搗亂。如果汪立信剿滅和襲擾元人不利,理宗恐怕又會想著和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