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 賈似道的七寸(1 / 2)

第五百二十一章 賈似道的七寸

既然都明白了賈玲之前為什麼這麼做,石斌幾人也就不會裝能幹而積極的開口向賈似道說他們此行的目的,而是靜靜的對著賈似道保持微笑,等待賈似道開口問他們。

進門之後賈玲忽然顧左右而言他,卻不說幫自己減緩壓力的事情,這讓賈似道有些不爽。放這些家夥進來賈似道當然不是想聽賈玲的甜言蜜語和看石斌幾人的微笑。所以沒等賈玲說幾句好話,賈似道便有些粗魯了打斷了她的話,並直接問起她之前談的事情來。

知道老謀深算的父親不會這樣就氣極中她這連雛都算不上的女兒的計策,但是讓賈玲感到高興的是,賈似道明顯有些不耐煩了。

於是就按心中所想胡謅起來,“父親,你有沒有感覺這些年過得忒累了點?”

這話算是說到了賈似道的心坎裏,打中了他的七寸,觸到了他的痛處。他官聲很差,但是卻還是有些良心想為平民百姓謀利的。比如他盡全力推行的‘公田法’就是一例子。

公田法的具體設想建立在限田製基礎上,首先將官戶田產超過標準的部分,抽出三分之一,由國家回買為官田,再租賃出去,倘若每十畝可收六七石租米,就能解決軍糧、會子(政府發行的支票)、物價等問題。最初回買公田的對象是官戶超標之田,定下的標準是一品限田五十頃,以下每品遞減五頃,至九品為五頃。

但品官超標的田畝遠遠不足公田的數額,於是,先是規定無官之家擁有的最高田額也限五頃,後來降至二百畝,最後無論官民,超出百畝以外的田地就必須回買三分之一為公田。

如此一來,賈似道毫無疑問成為官僚、地主、富商,一切有權勢的人的公敵,日子過得豈能舒坦?若非江萬裏鐵心為國恐怕也會成為賈似道的死對頭。恰恰他的轄區內難民又多如蝗蟲,每日用於賑災的糧食便是個天文數字,賈似道自然更是不得舒服。

隻不過被這麼一問,賈似道即使是再老謀深算也難再保持那古井無波的態度,雖然強壓住情緒的波動卻還是讓他那心細如發的狡猾女兒給看了出來。隻不過這次賈玲堅持平靜對待不驕不躁,故而即使看出了賈似道心中的糾結也並未說出一句話來,隻是在一旁坐著。

不想正麵回答這個問題,賈似道自然不會急著回答,故而等著賈玲這性子急躁的女兒繼續說話,他則好見招拆招。畢竟賈似道吃的鹽比賈玲吃的飯都多,他不怕賈玲出什麼幺蛾子。

隻不過接下來的情況卻出乎賈似道的意料,因為賈玲一改往日急躁,居然還穩重了,似乎並不急著開口說話。

當然不能就這麼幹耗著,更不能承認累,因為那樣便落了被動,故而賈似道隻能說道:“在其位謀其政任其職盡其責,這些都是分內事,不必去討論什麼累不累。”

不得不說賈似道厲害,就這麼三言兩語便將自己標榜得高尚無

比,讓旁人絕不好開口對他有所求。自然也就堵住了石斌幾個的嘴,讓他們隻好為他解圍卻不好向其繼續討要其它。

好不容易敲開了賈似道臥室的門,自然不能就這麼被堵回去,甚至做虧本生意。但為了不再中計或者自己犯錯,石斌幾人又都隻是點頭表示同意賈似道的說法,卻並不表態。

在眾人都沒想出什麼好的應對之策時,石斌卻想起了之前在《三國演義》中讀到的出師表,以及那因為積勞成疾而病逝於五丈原的諸葛孔明。

故而也不與賈似道說話,石斌隻是自顧自的的背起了《出師表》。他可不認為賈似道這出生於官宦之家的兩榜進士會沒讀過《出師表》。為了讓賈似道感觸加深,所以石斌在背時語氣中還帶著幾分蒼涼。

呂文德、賽西施和許風自然是不懂其中奧妙,但是賈玲卻是非常明白,一個勁的給石斌遞眼色,誇他幹得好。

知道不能全部背完,故而沒多久便停了下來,還假模假式的說學識不足背不完整。隻不過石斌感歎道‘可惜孔明卻因積勞成疾未嚐複國之願,真是天不佑他。’這話呂文德三人倒是聽懂了,雖然不說話但哀歎不已表示可惜。

這回賈似道是忍無可忍了,怒道:“石斌,我讓你進來不是讓你背《出師表》,也不是讓你說故事,我讓你進來是要聽聽你們究竟如何替我分擔壓力。若是不能說出來就給我立刻帶著賈玲他們離開,我還有正事要辦!”

見賈似道生氣,石斌幾個心中非常高興,這說明賈似道對自己的辦法肯定是非常想知道。石斌幾人自然占據了主動,也就到了將這辦法說出的時候。

“父親,我的辦法其實很簡單,就是幹脆讓我帶十萬戶的百姓去陝西和河東,我去幫你安置。”石斌非常痛快的說道,“相信父親不會懷疑我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