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八章 段興的小錯誤(1 / 3)

<()

第六百九十八章    段興的小錯誤

        公元937年,後晉通海節度使段思平聯合洱海地區貴族高方、董伽羅滅大義寧國,定都羊苴咩城(今雲南大理),國號“大理”。疆域覆蓋今中國雲南、貴州西南部、四川西南部,以及緬甸、老撾、越南北部部分地區,所以其實地盤並不小不算彈丸之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出兵之前,石斌首先想到的就是大理國皇帝足足有十個皇帝出家做和尚,這絕對是一奇葩現象,不由得讓石斌考慮到佛教在大理國深厚的影響力。故而打算在武功的同時也來文攻。

        想到了這些,石斌便開口道:“許風,你說一個國家十個皇帝退位後當和尚,這說明什麼?”

        “說明此國受佛教影響非常深厚,百姓多半會不喜殺伐。或許大人應該多用文攻少用武伐。”許風說道。

        “你也是這麼想的?”

        “是的,卑職是這麼想的,隻不過卑職學識不夠不知道怎麼文攻。卑職唯一能建議的就是大人應該以德服人。”

        “我也不懂佛法,不過你的‘以德服人’我倒是十分讚同。既然他們信佛,那我便下令不許損壞大理一切與佛教有關的東西,如廟宇、佛像、佛係經卷等。亦不能隨意辱罵、毆打和殺死僧人、尼姑。若是犯了便軍法處置。”石斌說道。

        “大人英明!”許風立刻說道,“大人,卑職認為或許咱們可以幫當地人做些事情,以此來收服民心。當然,這得看看他們需要什麼。”

        “當然要為他們做事,也得寬厚待人。好吧,就這麼說定了。多帶些糧草輜重,一邊準備打仗,一邊準備救濟。”石斌下令。

        理解透徹石斌的意思後,許風領命而去。而石斌的命令誰敢不聽?所以原本商定的十日出發,其實在第八天一切就都準備好了,隻是因為石斌想多休息兩日,硬是拖到第十天才率軍出征。朝政則交給王驛和李韶二人暫時代理。

        行軍接近大理,石斌叫來段興,問道:“段興,你們大理國很有意思,怎麼那麼多皇帝出家?”

        “石大人,這個問題其實有些複雜。我大理十位出家的皇帝並非都是因為要皈依佛教,有些是被逼退位為僧,有些則是為求自保主動退位為僧。不過平民百姓確實有不少篤信佛教。”

        “我這一路應該不會很順暢,給我說說可能的危險。”

        “石大人,請大人不要欺壓當地百姓,尤其不要破壞廟宇,侮辱僧尼,他們即使信佛也不會任人欺辱和宰割。”段興說道。

        “還有沒有其它的?”

        “請大人尊重當地一切與佛有關的人和物。也請大人不要太鐵麵無情,得饒人處且饒人。”

        聽了段興的話,石斌笑了笑道:“段興,你過慮了。我石斌雖然殺人無數,但是嚴刑峻法隻對軍中之人,對平民百姓還是非常寬容的。即使是異國百姓,隻要做得不太過,我也不會計較。何況如今你大理歸附我大宋,大理百姓就是大宋百姓,我怎麼會用嚴刑峻法呢?”

        有了石斌的承諾,段興放下心來。這邊段興才放心,另一邊許風便傳來消息:軍隊尚未入大理便受到小股人馬的攻擊,明顯不是宋人。明白這是當地人反對外來軍隊進入大理而組織的抵抗。三萬大軍前來當然不是為了剿滅幾個蟊賊,所以石斌立刻向許風詢問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