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府的設計一大半是出自桓玄的手筆,這個來自現代的男子前世就頗為豔羨別致精美的古典園林,如今到了千年前的晉朝,有財有勢,自然是一償夙願,將自己的才華發揮得淋漓盡致。
萩娘和鄭燕一起沿著雕梁畫棟的長廊前行,身後雖有侍衛押送,卻也不影響兩人觀賞這唯美的景致。
古時講究“堂前珍禽飛,堂後瑞獸斜,因此回廊上的紋飾多是白鶴鸞鳥這類題材,連柱子上雀替都十分精美,那木料亦不知是什麼料子,色作黑色,左鳳右鸞,棲息於花間,巧妙地嵌於柱子兩側,實在是奢靡得令人為之咋舌。連萩娘都忍不住停住了腳步,打量著這巧奪工的設計。
那頗受桓玄重用的家奴卻似是對這一切司空見慣的樣子,絲毫不覺得有什麼值得流連的,他頗為不屑地瞥了萩娘一眼,卻也並不催促,隻是含笑道:“兩位女郎的住所可是更加精巧呢,一會你們可不是要看花眼了。”
兩晉時期的建築風格並不特別奢華,不似隋唐兩朝那般窮奢極欲,特別是遷都之後的建康宮中,當年在謝安的主持下,好歹是修繕一新,若不然可是更為樸實破敗。
萩娘想到這一點,故意對他道:“我隻是很好奇,這樣的精湛工藝,隻怕皇宮中的司馬皇室都沒享受過,若是讓陛下知道他的臣子家中比他還要奢靡,不知他會怎麼想?”
那家奴本是得意洋洋的炫耀,被她用話一堵,不由得心裏一緊,隻能顧左右而言他地道:“走過前麵的飛虹便是你們二位的居所了,女郎先看看是不是喜歡,若有不滿意的告訴我便是,我會命人來重新布置的。”
萩娘聞言駐足凝望,果然見前麵盈盈的蓮葉之上,一座和如今蘇州拙政園中飛虹廊橋相似度高達99%以上的拱形廊橋跨水而建,側麵望去果然如同飛虹一般,別有意趣。且它的裝飾風格更為古樸,萬字欄杆似是竹筒所製,頎長滴翠,最難得的是粗細一致,顯然是精挑細選出來的竹節建造而成。
這桓玄閑在家裏可真是能折騰,萩娘不由得暗自讚歎,若是自己有他這樣大的權勢,隻怕也就能想到設計些漂亮衣服和首飾來享用,又何嚐會這樣別具匠心。
那家奴見她們果然被這獨特的飛虹廊橋給鎮住了,更是與有榮焉,殷切地介紹道:“這可是我家主子親自吩咐了建造的,即便是造院子的工匠都讚歎不已,是從來沒見過這樣的設計。那時候,我家主子可都還沒及冠呢。”
即便他不,萩娘也知道這是桓玄自己設計的。
那可不是嗎,即便是千年後的現代,這也是拙政園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景。
若論財富,謝家未必不如桓家,甚至很有可能比桓家更為富貴,但要論雕牆峻宇,珠窗網戶,即便是在六朝金粉的建康城內,桓家隻怕都是數一數二的,謝家完全不能與之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