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該醒了。”
一陣甜美的聲音傳來,賀正悠悠醒轉,見含月立在一旁。
“公子,該醒了,旭日東升,已是明,該修行了。”
賀正登時清醒,從床上下來,麻利的穿好製服,洗漱一番,收好仙通,拿著須彌芥子袋,往村西外山野去了。
賀正行約十分鍾,便到了村西山野地。此處是一處連綿群山,山不高,不過百餘米。山上草木鬱鬱蔥蔥,其間鳥雀相聞,流水潺潺,一副自然生機景象。
山間有一口水井,不知有多久曆史。這裏原是村中吃水地,水自山間來,甘甜清冽。村民將此地喚作老井頭。
後來,政府給家家戶戶通了自來水。此地便荒廢了,現在卻成了賀正絕佳的修煉場所。
賀正將芥子袋在樹上掛好,取出仙通,著含月調出《齊經》。
賀正折下一根比較直的樹枝作劍,調整呼吸吐納,開始舞劍。
這便是《齊經》中修煉法門。
諸般修行法門,大同異,打坐參禪,感悟道。《齊經》卻獨辟蹊徑,以術入道,錘煉身體,由外及內感悟道。
孫悟空獨創一套吐納之法,與之搭配有種種功法,內修外用,隻要練將起來,靈氣自然入體,體內汙垢自然排出。如此修煉,比之修行打坐要簡單許多。
隻可惜,此書成書於五十年前,那時庭早已普及科技裝備,無人願意吃苦修行。所以,《齊經》一直在書庫中吃灰。五十年下來,賀正竟成了這本書的第一個傳人,也是唯一傳人。
賀正不斷地調整吐納,手中一根樹枝上下翻飛,舞得如穿花蝴蝶一般。一劍揮出,“呼呼”破空之聲。
賀正越舞,越感歎《齊經》的絕妙。
世人隻見電視劇裏孫悟空使的金箍棒,但實際上,他十八般武器樣樣精通,又創出《齊經》內十八樣精妙絕倫的功法。
劍、槍、刀、戟、斧、鉞、鉤、叉、鞭、鐧、錘、戈、镋、棍、槊、棒、矛、鈀
每一套功法,對應兩個周,若能將功法口訣融會貫通,三十六周自運轉無阻,引氣一境大成。
這隻猴子,是一隻有大智慧的猴子。
賀正將劍法反複演練,他身體被月陰之精加強過,倒也不覺得累,靈氣卻是絲毫未見。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現代社會垃圾食品橫行、燈紅酒綠不止,人對靈氣的感知不高。
又因工業汙染下,靈氣稀薄,賀正的修行難上加難。
雖是如此,但賀正並不心急。
他明白,自己無高人指點,也無靈丹妙藥,修行一事必須緩緩而來,急不得。
舞劍至第十七輪,賀正隻覺絲絲靈氣自口鼻三竅而入,清涼沁人,感覺如同沐身於最原始的自然中一般。
賀正趕忙依法決吐納,劍舞不止,細細的引導靈氣在身體中遊走。
靈氣隨著劍招在體內遊行,然二者總不協調,需要靈氣在手,它卻在足部巋然不動,需要靈氣在腿,又在臂膀遊玩。
賀正初次修煉,又無名師指點,耗費許多氣力,方使靈氣逐步隨心而走。
這一番修煉,直至日上三竿方才停下。
中午休息,賀正在山野間采些野果充饑,憩半時。
下午再依照法決,不停修煉,直到日落西山才停下往家去。
回家路上,賀正向房東張大爺討要一摞舊報紙,用來練畫符咒。
陰司配發的符紙不過百餘張,他可舍不得用來練習。他準備先蘸水在廢報紙練,待練好之後,再用符紙朱砂畫就。
到夜間,賀正開始學習陰司配發的兩本書。
《九幽玄妙鎮陰綱要》記載的是世間種種滯留者及其對付方法。
《混元神咒符籙集》記載有一千七百三十三種符咒,各有其妙用。
賀正將一夜時間一分為二,前夜練畫符,後夜讀綱要。
接下來,賀正依此作息,白日在老井頭修煉《齊經》,夜間學習綱要,鍛煉畫符。
眨眼間,便過了半個月。
三日期限早過,調度中心卻一直沒有消息,賀正也樂得清閑,正好可以多加修煉。
這期間,他勤學苦練,又向胖子、南意卿多加請教,靈氣已能運轉整整八個周,雖然距離三十六周還有很大距離,但賀正已很是滿意,欲速則不達嘛。
相比修行,賀正符籙學得奇快,連胖子都他的速度世所罕見。不過半個月,《混元神咒符籙集》中符咒,他已盡數領會。
這期間,他還將條通讀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