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西遊山上的小孩(1 / 3)

漠漠東土有九州,九州之間立雍州,雍州其裏有蒼遊,蒼遊之鎮,是為宗華西陲之首。

蒼遊鎮,遠離中原,有大漠茫茫,有雪山皚皚,有山林鬱鬱,有溪泉淙淙。

蒼遊之西有座山,山叫西遊山,西遊山上有道觀,道觀名大卜觀,從前住著一個中年道人,三位道士。最近這些年,隻剩了一個道士。

道士有個不氣的名字,他叫宋國秋和。宋國秋和自長在西遊山上,打見到的,是山間清寒,花月風露,草葉樹木,鳥獸魚蟲,還有兩個比自己大一歲的、長得一模一樣的師兄,一位慈祥又和藹的師傅。

據師傅,他無父無母,抱養他時,他剛剛出生,被裹在一巾的繈褓裏,躺在一個竹籃中,順北邊之秋水漂流而下,一路漂到了西遊山腳下。師傅下山打油,瞅到了自己這麼個娃娃,當下心生不忍,遂把他抱回了大卜觀。

因大師兄與二師兄名為宋國和宋國夏,師傅看著初秋的山上層林盡染,朗潤祥和,想了想,便給他取了個名,襲師兄前二字輩,名為秋和。

隻不過,師傅跟秋和,自己輩分,就不跟著師兄們襲“宋國”,所以他的姓名,就是秋和。

山上隻有師兄兩個同齡孩兒,於是秋和自打懂事兒起,就跟著師兄到處跑。

三個男孩,蒼遊鎮上,山山水水,無不踏足。山下秋水捉魚,半坡老樹捕鳥,山頂草藥采集,山腳鎮閑逛。

長到四歲,某一,阿和在霧氣氤氳的山林間睡午覺醒來,兩個師兄突然不見了。

“師傅,師兄呢?”

“師兄們都去忙他們的事兒了。”

“那師兄們什麼時候會回來?”

“這可能回不來了。”

“那我可以去找師兄嗎?”

“你的師兄們,都去了很遠很遠的地方,那個地方住了很多很多很多厲害的人。”

“那我也努力變得很厲害很厲害,去找師兄們可以嗎?”

“師傅,你可以幫幫我嗎?”

“好。”

破落觀,後進院子裏藏了間屋子。

道人細細地從袖袋裏掏出一把鋥亮的古銅鑰匙,緩緩插進木門上緊緊關閉的鎖。

“哢擦”一聲,鎖頭應聲而落。

一股濃厚的陳舊書墨味兒撲鼻而來。

門後麵,是塞得滿滿一個屋子的書。每個角落,全都是書。

“這是什麼呀?”

的宋國秋和瞪著大大的眼睛,盯著滿屋子的書山,又轉過來仰起頭,望著師傅。

道人慈愛地摸了摸宋國秋和的頭,望著眼前熟悉又陌生的書山,緩緩道:

“秋和,這都是書。這些書,都有實實在在的用處。

你每看完一本這裏的書,你就可以拿著書來找師傅,師傅就教你一樣東西。

等下之書你都看完了,你的師兄也就正在等你了。”

道士將信將疑地看著師傅,隨便從屋子裏抽出一本書,上麵寫著:《茶經》。秋和抬起頭,問師傅。

“師傅,看看就行?”

道人笑眯眯地看著秋和,摸了摸他才長到自己腰間的頭,樂嗬嗬地:

“怎麼會隻是看一看呢。你看完,你跟師傅把這本書講講,這些書裏講的是個什麼東西,你讓師傅聽明白了,那就好了。”

道士望著屋子裏滿滿的藏書,竟感覺比自己自所看見過的書要多出無數倍。他一臉不可置信地轉向中年道人,卻發現師傅已經飄走了。

“秋和,這是師傅跟一個叫費曼的人學的。好好看,好好講,啊。”

“”

然後,蒼遊鎮上,多了一個日日捧著書卷的娃娃。春水旁,夏雨裏,秋桂下,冬雪中,的宋國秋和就這樣日日夜夜不停不息地看著,一口一字學,一聲一聲念,反反複複地吟誦讀念。吃飯時握著書卷,砍柴時誦著經文,挑水時念著典籍,睡覺前想著文言。這好像成了一個習慣。晝夜不停。

一開始念書的日子,道士時常黏在師傅身後,一手扯著師傅的袖子,一手抓著搖搖欲墜的書,一個字一個字地問中年道人這些字該怎麼念。念久了,他也熟了。不過三月,他就不怎麼找師傅問字兒了。

四個月後,宋國秋和在桃花樹下咿咿呀呀地看完了第一本書。道士興奮地抓著《話》,跑去前院兒找師傅。

道士跳上台階,抓著門扣,往前一撲,“吱呀”一聲,推開了破落的木門。

一陣香味兒登時從木門後撲鼻而來。道士打開門,發現院子裏,正端放著一個的矮灶,好像比自己還矮一點兒。旁邊花花綠綠的放了好幾個大竹籃子,裏麵裝著滿滿的各式蔬果,新鮮水靈的很。

“欸,秋和,來啦。”院子的木柴堆後,抬起了一個笑嗬嗬的道人的頭。

道士抓著書卷,興奮地跑向師傅。

“師傅師傅,我看完《話》啦!你不是,看完一本,就來找你,你要教我東西呀。”

道人也是笑眯眯地看著秋和,聽著秋和咿咿呀呀地把那本故事書轉述出來,而後手指輕輕指了指院子裏的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