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施政創基業,興邦重教育(1 / 2)

開完會後,王嵩又馬不停蹄地視察了樓煩的鋼鐵製造情況。如今的樓煩縣,己經豎起了0座高爐,並由此發展起了各種兵器局和農具局。有將近10萬人在從事鋼鐵有關的工作。

隻是這產量,王嵩還是覺得太低,0座高爐,每總產量40噸,每座高爐一平均才產噸鋼鐵。但鑒於現在科技水平,也隻好慢慢來。

影響鋼鐵產能的最大問題是采礦方麵,雖是露礦,但沒有火藥的采礦,效率還是很低的。

看來在現階段,隻能用增加人手的方式來彌補采礦效率的不足了,今後一定要從戰場上多抓一些胡人過來采礦。

大量鋼鐵的出產,也使得王嵩的軍隊,成為了這個時代裝備最為精良的軍隊。

重步兵甲,重騎兵甲及馬甲。比同時代的同類兵種的防禦能力更好,重量也更輕。

現在儲備的重步兵甲,重騎兵甲及馬甲。足夠裝備兩萬人的軍隊。所有輕步兵和輕騎馬,也全部披上了半身鋼甲。漢軍的製式裝備大黃弩,也生產儲存了上萬具。

農器生產作坊中,根據王嵩提供的圖紙,製造出了曲轅犁,已經儲存了000多具曲轅犁。

王嵩要求加快製造曲轅犁,目標是在三個月內,再趕製出不少於萬具曲轅犁,以備收服三郡之後,發給移民的百姓使用。

有了曲轅犁,耕地的速度提高了將近10倍,土地深耕,也會使糧食畝產增加不少,再配合其它鐵製農具,精耕細作,同樣多的土地,就可以養活多一倍甚至幾倍的人口。

至於耕牛,雁門並不缺,靠近胡人,可以用糧食換。在接下來的戰爭中,王嵩也會收獲大量耕牛。畢竟那三郡之地,都成了胡人牧場,牛羊馬都多得很。

新年將近,王嵩召開了年終會議,會議總結了過去一年的結果之後,重點討論了後續發展的重大規劃。

王嵩坐在主位上,看了一眼手下的一眾文武官員,開口道:

“戰爭和饑荒,使很多家庭支離破碎,在戰亂和饑荒中,受害最嚴重的是還沒有生存能力的兒童。

而大量兒童的死亡,才是人口數量斷崖式下降的根本原因。年老的人死亡之後,如果沒有兒童成長起來成為人類繁衍的接力,人類又怎麼繁衍得下去?

因此,要拯救一個民族,防止人口數量出現斷崖式下跌,首先要拯救的就是這個民族的少年兒童。拯救亂世中的兒童,可謂是重中之重,所以,我將兒童的拯救工作,做為今的第一個議題,你們有什麼看法?”

荀彧站起來道:

“主公高瞻遠矚,令人佩服,主公的觀點,我深表讚同。在此之前,我們隻是在郡治陰館城設置了孤兒收容院,我建議,在雁門郡內,每個縣都要設置孤兒收容所,由官府花錢請人專門照顧失去親人的孤兒。”

田豐站起來道:“文若的建議非常好,我再補充一下。我們不但要為孤兒提供良好的生活條件及成長的環境,還應該為這些孤兒提供學習教育的條件,應該建立專門孤兒學堂,請老師教他們識字,學文和習武。使他們長大之後,能成為有用的人才。”

兩個牛人一唱一和,就將後世的孤兒院大概模式給鼓搗了出來。不過,王嵩覺得還不夠完善,接著問道:“還有什麼需要補充的嗎?“

特務頭子沮授站起來道:“我們不能隻把目光定在雁門郡內,我們應該在雁門郡外,通過商業網絡和外情局人員,盡可能多地收容流民中的孤兒,運送到雁門郡,分配到各縣的孤兒收容所裏。”

“不錯不錯,非常好。“王嵩鼓掌道,

“我們把孤兒收容所取名叫孤兒院吧,每座孤兒院,都需要有配套的學校,學校不僅要教孤兒識字,學文和習武,還要比較全麵地教育兒童生存技能和文化知識,包括:工匠知識,儒學知識,軍事知識等等。我們要有在五年之內,至少收容十萬孤兒的計劃。”王嵩也再次補充道。

程昱站起來道:“孤兒的收容,照顧,和教育情況,可列為地方官員的業績考核項目之一。”

王蓋也站起來道:“還有一點要補充一下,我們也要同時注意培養孤兒對主公的忠誠,讓孤兒知道,是誰養育了他們,是誰給了他們受教育的條件。

比方:吃飯前要念幾句感恩主公的話,上課前唱感恩主公的歌曲,將主公的畫像掛在孤兒院,供孤兒們每參拜……”

人才啊,沒想到王蓋還有這麼先進的思想!這與後世的某些洗腦主義的作法何其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