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收複膚施,意義非常重大,其中最大的政治意義,在於收複了中華民族的始祖黃帝的陵寢之地。
除此之外,膚施城(延安)及龜茲城(榆林關),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龜茲縣係陝、甘、寧、蒙、晉五省區交界地。三麵環山,易守難攻,自古就是非常重要的關口。
膚施更是“三秦鎖鑰,五路襟喉“,是曆來為兵家所必爭之地。
而讓王嵩最感趣的,莫過於石油和湖鹽!
膚施有不少地區都有露天石油,是王嵩所需的重要戰略物資!
膚施還有豐富的岩鹽和湖鹽,將會是王嵩重要的錢袋子!
膚施的岩鹽儲量,占全國總儲量50%,主要分布在榆林、米脂、綏德、佳縣、清澗、吳堡等地。王嵩隻要稍微改進一下製鹽工藝,就會獲得源源不斷的巨大的財富!
……
二月中旬,膚施之戰的捷報傳到陰館。王嵩見到捷報後,立即傳令王景啟動對膚施的移民計劃,向膚施地區(上郡)移民25萬人。
膚施(上郡)地域廣闊,其土地麵積是離石(原西河郡)的兩倍以上,在廣褒的黃土高原上,種植玉米土豆,養活幾百萬人都不成問題(後世的陝西省,以土豆玉米小麥三種農作物為主,養活了將近4000萬人口,還大量向省外輸出糧食)。
25萬流民早就由王景等人組織準備好了,按照王嵩的要求,發給了移民百姓一年的口糧,除糧食之外,還有:每人發白銀2兩,足夠的糧種和農具,每人發放自衛的武器砍刀一把及弓箭一把,每5人送一頭耕牛;每人授田100畝。免稅8年(按靈帝的聖旨)。很大一部分物資直接從關羽所沒收的胡人資產中轉讓給移民。
遷移的百姓,以10戶為一小組,30戶為一大組,百戶為一村,千戶為一鄉,萬戶為一縣。按一戶平均三口計算,25萬人口,剛好填充到原上郡的十個縣中。移民實行分區屯墾製。行政管理比較趨於軍事化和模塊化。
另外,考慮到流民中光棍較多,王嵩又傳令將掃蕩胡人時俘虜的8萬多胡人女子,分配給流民中的單身青壯男子為妻。(福利待遇不錯吧?發錢發糧發土地,還發老婆,單身狗們,別去打工了,快來加入流民大軍吧!)
“給移民膚施的每位青壯男子分配一名雌性人類,是關羽不可推卸的責任!”
在太守府的會議上,王嵩大聲地強調道。
從此,很多男性流民來到雁門郡被收容時,問的第一句話不再是問福利待遇,而是滿臉猥瑣地問:
“發老婆不?”
“什麼?去膚施就發老婆?那快點安排俺們去膚施,嘿嘿,俺有些等不及了。”
在發老婆這一福利的刺激下,導致後來大量單身狗流民湧向膚施行政區,從而進一步導致了該地區女人數量嚴重不足,王嵩隻好讓關羽出兵掃蕩龜茲以北草原,抓捕胡人女子來滿足移民男性的需求。但最後還是供不應求,王嵩隻好規定這一福利發放的有效期隻有二年,過期做廢!
當然,所謂的發放,也不是一人硬塞一個那麼粗暴,而是組織相親會,要雙方自願才可以婚配。
但是,如果女的看不上任何人,超過了一個期限,就會用“蒙眼摸妻”的方法來解決配偶問題。
蒙眼摸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傑作,讓男的蒙著眼,去一堆女俘虜中摸,逮到誰,誰就是老婆,雙方都不可翻悔,否則軍法處置!
收複三郡之地後,大的軍事行動會暫緩一段時間,當前以發展民生為主,因此,在軍事及民政方麵,王嵩再次作出調整:
一,膚施行政區:以關羽為主將,周倉為副將,負責軍事,領青龍軍5萬人,以程昱為膚施行政區區長,負責民政。
召張飛、張遼和典韋回陰館,張飛、張遼鎮守陰館,典韋做回親兵校尉。
二,離石行政區,以趙雲為主將,龔都為副將,負責軍事,領朱雀軍2萬人,王蓋(原代郡郡丞)為行政區區長,負責民政。
三,善無地區,以高順為主將,許褚,晏明為副將,領玄武軍及陷陣軍共3萬人。因地區人口較少,又直接與鮮卑控製區接壤,以軍事為主,由高順兼任行政區區長。
四,陰館地區,為雁門郡首府,駐守張飛、張遼典韋三支軍隊,其中張飛領白虎軍1萬人,典韋何曼領親軍5千人,張遼新建捷豹軍1萬人。
各地駐軍不再是單一兵種,而是組成不同比例的混合兵種:如關羽的5萬人,就包括了:輕騎兵(半身鎧甲)3萬人,重騎兵3000人,重步兵5000人,輕步兵1萬人,關羽親兵2000人。
除了正規駐軍之外,各地還建立治安民團,由縣尉統領,作為駐軍的輔助兵力。
對於行政體係,按漢朝舊製,陰館區有14縣,善無區有5縣,定襄區13縣,上郡區10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