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嵩清了清嗓子,開口說道:
“先生想得沒錯,膚施最大的威脅便是來自匈奴,離匈奴反叛南下隻剩下四年的時間,一定要盡最大的努力,阻止匈奴南下劫掠的事情發生。”
“主公是如何知道四年之後的事情?“程昱問道
“呃,這個嘛……”
王嵩一楞,才知道自己一不小心又說漏嘴了。
好吧,王嵩隻好再次裝13,走出帳外,裝模做樣地看了看天空,正要說話,卻聽典韋甕聲甕氣地道:
“主公又在大白天做夜觀天相的事了?”
“呃……,典大哥,不要老是搶我的台詞好不好?這樣就不能好好聊天了。做男人要學會聊天知道不?不能動不動就把天聊死了知道不?怪不得你才娶了一個老婆!”
王嵩哭笑不得地說道。
眾人哈哈大笑。
唯有程昱雙睛發光般地盯著王嵩,上次主公預言張角的死期,也是這般做作,然道主公真能預知未來?
第一批移民現在已經安置妥當。第2批移民。也正在規劃中。王嵩計劃在膚施地區移民100萬以上,用半軍半民的屯墾方式,牢牢地守護著這片中華民族的發祥地
程昱和關羽非常忠實地執行了王嵩的五項民族政策的中的第五條:
大量收購胡人年輕女子,胡人女子與漢人婚配之後,即可馬上獲得漢人的身份,享受與漢人同等的權利和義務。
在這條政策的刺激下,膚施地區的移民,已經基本上每個青壯男子都配了一個女人做老婆,正在學習王嵩,向一名男子配兩名女子的方向發展。王嵩及時叫停了一男配二女的方案,因為後續的移民中,還會有很多男子是單身狗,需要提前儲備一些胡人女子的……
膚施(延安)地區的鹽礦資源非常豐富,有湖鹽,井鹽和岩鹽。
在定邊縣,就有後世著名的鹽湖群。定邊鹽湖群中最大的鹽湖是花馬池湖。
***曾經說過:“鹽湖是中央第一財政。”
在1940~1943年之間的大生產運動中,為支援邊區財政和抗日戰爭,359旅2000餘名指戰員就曾在此打鹽。
為什麼叫“打鹽”?而不叫“曬鹽”成“煮鹽”呢?
鹽是打出來的嗎?沒錯,是打出來來的!這個“打”,不是打架的打,而是“打掃”的打——拿掃掃去,把鹽打掃起來就行了。
因為這裏的鹽湖,很多都是固體礦鹽湖,所以在延安,采集鹽礦不叫“曬鹽煮鹽”,直接叫“打鹽”。
當然,如果要提高產量,使用“曬鹽法“還是很有必要的。
此後幾天,王嵩命令關羽和程昱,調動3萬大軍,在花馬池鹽湖和苟池鹽湖周圍,修建了規模非常大的曬鹽鹽田,並動用一部分軍隊參與采集食鹽。
對於王嵩來說,食鹽的產量完全不成問題,最大的問題是銷售渠道。甄氏的加入,剛好補上了王嵩在銷售渠道上的這塊短板。
關於食鹽的銷售,在漢武帝時,曾經實行鹽鐵官營,但幾經折騰,到和帝(公元88年)時,就廢除了鹽鐵專賣。從此之後,東漢一直實行的是允許私人生產和銷售鹽鐵而由官府征收鹽稅的政策。
現在王嵩與甄氏合作,也是要先向雁門太守府上繳鹽稅的,繳納鹽稅之後的銷售利潤,由甄氏和王嵩五五分成。
王嵩之前的收入,包括烈酒,肥皂,潤膚防裂膏(甘油)等等,都是做為雁門財政,直接交給荀彧在管理。
這次的食鹽銷售利潤分成,王嵩決定一半交給太守府,一半做為自己的家庭收入,等到迎娶甄薑之後,直接交給甄薑管理。
之後,王嵩又將將粗鹽提純的方法也告訴了甄薑。
粗鹽提純的方法其實很簡單,就是溶解過濾,蒸發結晶,甄薑安排心腹管家去執行就行了。
露天石油的采集,也讓程昱抓緊安排,但是王嵩不想在這裏製造汽油,而是讓人將石油運到陰館秘密作坊去製造汽油。最核心的武器技術,還是在陰館比較放心。
然後王嵩帶上關羽及全軍將士一起參拜了黃帝陵。
王嵩與三軍將士一起在皇帝陵前發誓:
“一定會用自己的生命和熱血,好好地守護這片老祖宗傳承下來土地和文明。”
至4月20日,一切已安排妥當,離計劃返程的日期還有兩天。王嵩無事可做,便帶著典韋何曼及美少女甄薑一起在田野裏玩泥巴。
和泥漿這種事,是糞叉大漢何曼的特長,一會兒就和了一大堆。王嵩在空地上劃了一個圈,圈內畫了各種橫七豎八的線條,玩得不亦樂乎。
程昱聽說此事,氣得胡子翹起老高,老頭子我在這裏忙得要死,你身為主公居然去學小孩子玩泥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