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嵩知道,如果柯比能沒有足夠的實力回去部落,恐怕一進部落,就會被其它大小首領撕得粉碎。
柯比能帶著3鮮卑戰士,走出漢人營帳後,命3戰士全部下馬,鄭重地向漢軍營帳跪地磕頭三次,然後,才上馬率軍離去。
王嵩隻帶了5萬軍隊回到並州太原,剩下的將近10萬的軍隊,仍然在廣袤的草原上拉網式掃蕩了好幾個月,才陸陸續續回到並州。
此戰曆時兩個多月(如果算上最後掃蕩的時間,應該是曆時半年之久),王嵩以漢軍及青壯傷亡近5萬多人的代價,殲滅匈奴12萬人,屠殺匈奴老弱婦孺30多萬人。匈奴殘存在北方草原的漏網之魚,不到20萬人。這些匈奴再也不敢呆在朔方郡,紛紛往北遷向雲中一帶,離王嵩的勢力遠遠,再也不敢輕易招惹王嵩。
共殲滅東部鮮卑8萬多軍隊,俘虜其首領柯比能,讓東部鮮卑再也生不起反抗之心。王嵩乘機恩威並加,折服柯比能。柯比能回到東部鮮卑部落後,召集願意跟隨的族人20多萬人,來到並州請求內遷成為漢人。王嵩將2個聚住點,每個聚住點不到1萬人。允許他們加入漢人,派出官員教他們改漢姓,著漢服,說漢話,習漢俗,棄畜牧,從農耕。剩餘的東部鮮卑,從此一蹶不振,再也不能對漢族構成威脅,並且在此後的上百年間,逐漸全部漢化,融入到漢族之中。
按慣例,王嵩請求朝廷封柯比能為萬戶侯,賜劉姓,而柯比能將交出單於權杖,改名劉比能,從此過著賦閑的生話,直到後來王嵩爭奪天下,才被王嵩重新啟用。
朔方,五原等二郡,也回到了漢族手中,隻是蒙古草原,耕地較少,氣候惡劣,漢人並不多,直到幾十年後,才徹底成為漢族的牧場。
滅匈奴之戰後,王嵩回到太原,每天除了公務之外,也抽時間悉心指導胡車兒和何曼武藝。
讓王嵩驚喜的是胡車兒力氣比典韋還大不少。史載胡車兒能背5裏,若單論力量和體能,該是當世第一人了,至於速度,能日行7裏,速度能慢嗎?現在又跟王嵩學了從長戟戟法演化而成的鐵叉法,武藝雖仍然不如典偉,耐力和體能卻比典韋稍強。現在胡車兒每次與典韋對練,已經可以在典韋手下支持2個回合。
何曼力氣也隻是比典韋稍弱,以前缺乏高手指點,空有蠻力,缺乏技巧,才隻能在典韋手下撐80合,如今有王嵩指點,又每天與典韋對練,也能與典韋對戰150合而不敗了。
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胡車兒和何曼就是典型的例子,一個是胡人,而另一個是黃巾賊,兩人又都是草根出身,空有天賦而無名師指點,才在原來的曆史上,隻能排在二流武將行列。現在遇到了王嵩,細心培養指點之下,武藝己經可以排進一流行列了。尤其是胡車兒,體能和耐力驚人,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不排除會成為象呂布一樣的超級武將的可能。
卻說董卓廢立皇帝之後,自領丞相,在洛陽實行恐怖統治,縱容士兵奸淫擄掠,連皇族、公主、宮人也不能幸免。
袁紹袁術兄弟得罪董卓,逃出洛陽。董卓為了地方穩定安撫袁家,封袁紹為渤海太守,封袁術為南陽太守。
曹操密謀刺殺董卓不成,隻身逃出洛陽回到到陳留。在路邊豎起大旗,上書忠義二字。散盡家財,招募義軍準備討伐董卓。
各路義士紛紛來投,前後投靠的大才有樂進,李典,於禁,滿寵,鍾繇,劉曄,加上夏侯惇,夏侯淵,曹洪,曹仁曹純等曹氏將領,可謂人才濟濟。又得河東衛家錢財相助,兵精糧足,聲勢大震。
初平元年(190年)正月下旬,橋瑁詐稱京師三公發信給各州郡,陳述董卓的惡行,希望各地方舉兵於酸棗會盟,共同討伐董卓。
各路群雄紛紛響應,總計十八路諸侯。
這十八路分別是
第一鎮,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
第二鎮,冀州牧韓馥
第三鎮,豫州刺史孔伷
第四鎮,河內郡太守王匡
第五鎮,陳留太守張邈
第六鎮,東郡太守喬瑁
第七鎮,山陽太守袁遺
第八鎮,濟北相鮑信
第九鎮,北海太守孔融
第十鎮,廣陵太守張超
第十一鎮,北平太守公孫瓚
第十二鎮,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
第十三鎮,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
第十四鎮,驍騎校尉曹操
第十五鎮,西涼太守馬騰
第十六鎮,徐州刺史陶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