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矜名而妒能,鮮克有終也(1 / 2)

“好吧,來人給華雄鬆綁,好吃好喝供著,從明天開始,我會每天安排不同的人跟你打一場,連打5天,你若能贏得其中一場,我便放你回去。”

王嵩說罷,也不多言,命人將華雄帶下去,好生伺候。

接下來四天,王嵩分別安排張飛,典韋,許褚,胡車兒與華雄對戰,華雄連輸四天。

到第五天,王嵩親自上場,對華雄道,你若能在我手下堅持五十個回合,就算你贏了。華雄打了二十個回合,就將大刀一扔,認輸不打了。

王嵩看著華雄道“天下英雄何其多也,你若自恃勇武,早晚有一天死在你的傲氣上。戰場爭鋒,敗了就是敗了,哪有什麼服與不服?

何況兵法上說,“兵者,詭道也”。戰爭的目的是勝利,一切手段都無可厚非,偷襲砍死了你的戰馬,隻要最後擒殺了你,就達到了戰爭的目的。兵不厭詐,你的,明白?”

華雄也是老於軍伍之人,隻然知道王嵩說得在理,默然無語,不知該如何回複。

王嵩見華雄無語,便又說道“看你也是條漢子,我不忍殺之,你走吧。在我改變主意之前,走得越遠越好。”

華雄默默地轉身,走到大帳門口,突然轉過身來道“將軍恩德,我深服之,我欲投效將軍,但董丞相與我有恩,我不願與董丞相為敵。”

王嵩哈哈大笑道“這有何難,莫道天下諸侯之爭,就說這大漢幾千裏邊塞,處處都是我輩用武之地,我答應你便是。”

華雄感動得淚流滿麵,撲通一聲跪在地上,聲聲哽咽著大喊“華雄拜見主公,願為主公效犬馬之勞。“

王嵩大喜,連忙扶起華雄,好言寬尉,留在身邊聽用。

李肅退回氾水關,慌忙向董卓彙報並求援。

董卓大驚,沒想到號稱“西涼第一勇士”的華雄,就這樣輕易地被人活捉了,趕忙找來李儒等人商議道“沒想到王嵩如此厲害,該如何是好?”

李儒對董卓道“嶽父大人放心,我們雖然失了華雄,氾水關卻仍然穩如磐石,可派兵增援即可,隻要不輕易出戰,聯軍便無可奈何。隻是……”

“隻是如何?”董卓問道。

“嶽父大人,若關東聯軍攻不下氾水關,必繞道攻打虎牢關,還請嶽父大人早做安排。另外,太傅袁隗是叛軍盟主袁紹叔父,也要提防袁家裏應外合。可殺之以防內亂。”

於是董卓派人將袁隗及在洛陽的4族人全部殺了,首級掛到城頭示眾。

第二日,董卓點起十五萬大軍,兵分兩路,一路五萬,由郭氾,李傕率領增援汜水關。

一路十由董卓親自率領,董卓以呂布領一萬並州狼騎為先鋒,親率李儒,樊稠,張濟等人,共9萬軍隊為後軍,前往虎牢關。

袁紹得知袁隗及在洛陽的全部族人被殺,“氣得”大叫一聲,假裝昏了過去。

這個時候,不昏過去行嗎?於情與理,都必須昏過去的!

眾人救了半天,也不見醒來——你永遠救不醒一個假裝昏死的人……

王嵩看看太陽偏西,帳內還在折騰,便走到帳中輕輕說了一句“要不先以袁家謫子袁術代理盟主吧?”

話音未落,袁紹便翻身坐起,醒了過來,開口說道“來人,召集各路諸侯前來議事!”

眾人見之,暗暗稱奇。

待各路諸侯到齊之後,袁紹說道“董卓如此凶殘,各位有何良策?”

曹操說道“我們人多,可以分兵兩路,一路攻打氾水關,一路攻打虎牢關。”

眾人都覺得有理,這麼多人窩在一起,每日歌舞宴飲,總該做點事情了。

商議之後,決定由袁紹,曹操,王匡,喬瑁,袁遺,孫融,王嵩,陶謙,公孫瓚,袁術等十路諸侯去打虎牢關,其它諸侯攻打氾水關。

呂布帶著一萬並州狼騎首先來到虎牢關,聽說聯軍在城外紮營,稍作休整後,便領兵前去挑戰。

聯軍列陣相迎。河內名將方悅出營,與呂布戰不到五合,被呂布斬於馬下。大將穆順出馬挺槍迎戰,才一合,便被呂布一戟刺死。

北海大將武安國手持雙鐵錘出戰,大戰十餘回,被呂布砍下一隻手臂,拚死逃回。

公孫瓚親自持槊出戰呂布,戰了三十餘合,虎口震裂,拍馬想逃,呂布緊追不舍,赤兔馬快,眼見就要被追上,呂布挺戟直刺公孫瓚背部,突見一點寒光射來,連忙舉戟隔擋,卻是一支力道很強的弩箭。呂布被弩箭阻了一下,公孫瓚乘機逃脫了追殺。

呂布抬頭望去,但見聯軍陣前,一員大將,身著明光鎧甲,頭戴亮銀盔,手持十字弩,身下一匹大紅馬,比呂布赤兔馬還要高大神俊,馬上斜挎青龍戟,淵亭嶽峙,威風凜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