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妙計收河內,王嵩有困惑(1 / 2)

倒是王嵩提出的阿拉伯數字,簡單便利,再次讓蔡邕等人驚歎不已。

從此阿拉伯數字不叫阿拉伯數字,被蔡邕等人用王嵩的字命名,叫做高山數字。

為了發展教育事業,王嵩又找來馬均,詳細講解造紙術和活字印刷術。馬均如獲至寶,很快便造出了低成本高質量的紙,而用沾土燒製的活字,用於印刷,也又快又好。這種紙被蔡邕等人命名為高山紙。而印刷術,在王嵩堅持下,被命名為馬氏印刷術,讓馬均感動不已。

從此,並州又多了二樣暴利行業造紙和和書本印刷。

千年之後,在這個時空的曆史書上,將王嵩的漢語拚音、簡化字、造紙、活字印刷這四件事評價成為世界教育史上的偉大革新,極大地推動了文化教育的進步,也加快了各種民族文化融合的進程,是全人類發展史上的一座裏程碑!

將北方書院已經遷移到了太原。現在的北方書院,已經發展成了一所綜合性的學院。包括了儒學,工學,醫學,兵學,法學,農學等多種專業。

書院的學生仍是以儒學為主,不過,漢代的儒學,不同於明清時期被閹割了的儒學。

此時的儒學的核心是君子六藝。要求儒生掌握六種技能禮、樂、射、禦、書、數。

禮禮節(類似今日德育教育)

樂音樂。

射射箭技術。

禦駕駛馬車的技術及騎馬技術。

書指書法,書寫,識字,作文

數不是指數學,而是指理數、氣數,各種物理規律。相當於後世的數理化三門學科。

除了儒學之外,第二大分類就是墨家的工學。工學也是王嵩非常關注的學科,因為工學是以學習科學知識為主,沒有科學,就沒有社會生產力的進步。

而醫學,關乎人口數量及健康,也是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王嵩遍請天下名醫前來執教並參與醫學研究。神醫華佗,聽說北方書院有人體解剖研究,也慕名而來,在並州開醫館,也參與醫學研究和客串醫學院老師。

北方書院遷到太原後,離州牧府較近,王嵩有空也會去客串一下老師,傳播一些現代的知識給書院的學生。正因為如此,後來很多北方書院的學生都自稱是王嵩的學生。

王嵩的平妻甄薑的父親甄逸,還是像原本曆史上一樣,在32歲就去世了,臨死之前,將甄氏一家托付給王嵩照顧。

甄逸死後留有一兒四女無人照顧,王嵩便在州牧府不遠處,給他們買了座宅子,也便於就近照料。

甄氏的生意,也暫時先由甄薑協助年僅十一歲的弟弟甄豫打理,待甄豫成年再交給甄豫。

二女兒甄脫嫁給了趙雲,三女兒甄道都嫁給了郭嘉,四女甄榮嫁給了高順。隻剩下才9歲的五女兒甄宓沒人照顧,甄薑隻好把她帶在身邊。甄宓長得粉妝玉琢的,特別可愛,也特別粘王嵩,有空就粘著王嵩帶她玩。為王嵩的家庭生活,增添了不少樂趣。

看來後世的洛神,注定要與王嵩演繹出一場的故事……。

……

並州的人口,在董卓之亂中呈現了爆炸式增長。如今已給達到520萬人,比冀州人口稍少一些。

原本曆史上,並州此時人口隻有70多萬人,而冀州有在籍人口580萬人,如果加上豪強隱瞞不報的人口,估計冀州的實際人口在6萬人左右。並州人口連冀州的零頭都不夠。袁紹正是掌握了冀州龐大的人口,才一度成為北方的霸主。

這個時空中,王嵩用了7年時間苦心經營,才將並州人口從7多萬人,仍稍少於冀州人口。不過以王嵩的估計,再過一年,並州人口應該有機會反超冀州。

而原本富庶的司隸地區,洛陽之亂前有在籍人口310多萬人,由司隸地區士族豪強眾多,士族豪強家奴超過50萬以上,實際人口大約在360萬左右。

洛陽戰亂一起,百姓紛紛逃亡,加上河內王匡帶軍去討董,導致原來的封鎖被徹底解除,短短幾個月時間裏,大約有120萬人口流向了並州,占原司隸地區人口的三分之一。這種虹吸效應更使得洛陽周邊十室九空。尤其是離上黨最近的河內郡,人口幾乎被抽空。討董聯盟解散後,河內太守王匡回到河內,氣得天天罵娘。

百姓全跑了,僅有的人口,也全是世家大族的家奴。財稅收不上來,軍隊和各級官員就隻能喝西北風。

於是王匡對並州重新實行了非常嚴厲的封鎖製度扣留了所有想通過河內去並州的流民,強製這些人做奴隸般的無償屯墾,以維持軍政的開支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