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勝者如敗者,敗者如勝者(1 / 2)

黑山軍除了張遼訓練的3萬人還可堪一戰外,其它都是些烏合之眾,對上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冀州軍,根本就不堪一擊。

有不少山寨被攻破,青燕,青牛角,平漢,郭大賢等頭領都被擊殺,黑山黃巾死傷上萬人。

幸虧有張遼率黑山精兵多方襲擾,往來救援,才保著了大部分勢力。

正當袁紹想要一鼓作氣徹底打擊黑山軍時,界橋張合連連告急:公孫瓚親率大軍,再次進攻界橋。

袁紹隻好留下韓猛朱靈守衛魏郡,親領6萬大軍趕到界橋。

袁紹趕到界橋之後,正在進攻張合的劉備見袁紹大軍趕到,不敢戀戰,也退回盤河與公孫瓚彙合。

此時兩家軍力,若從人數上來,基本相當,公孫瓚8萬多人,袁紹9萬多人。但從戰力來講,公孫瓚的軍隊,有三萬多是騎兵,而袁紹的騎兵隻有一萬五千左右。所以公孫瓚要略強於袁紹。

袁紹的謀士許攸向袁紹道:“冀州富庶,幽州貧困,如果我們利用我們的優勢去攻擊敵饒劣勢,則無往而不利。”

袁紹忙謙虛地躬身請教道:“請先生教我。”

許攸道:“公孫瓚的糧草本來就不多,若能燒了他的糧草,以幽州之貧困,重新籌備糧食必然非常不容易,公孫瓚隻能倉惶敗退。”

“先生言之有理,但是要怎樣才能燒毀公孫瓚的糧草呢?”袁紹虛心地請教,一副乖孩子模樣。

“將軍請看,這是斥候畫出來的公孫瓚營營寨圖,西北方的,有個高坡,右邊是工匠營,左邊是騎馬營,後方是後營步兵,前麵是中軍。若我所料不差,敵軍糧草必然就在高坡上,將軍以為我得對嗎?”許攸一副高人模樣,得意的道。

袁紹與眾將一起圍觀,紛紛讚同許攸的觀點。於是,袁紹又問許攸道:“敵軍守衛森嚴,又如何能燒得到他的糧草?”

“主公勿憂,主公請看,敵營最薄弱的部分在這裏,在工匠營與後營的結合部。

但若要襲營,卻不能先攻這裏,要先佯攻相反的方向---?騎兵營地,待敵軍把注意力集中到騎兵營,再以精銳騎兵,從工匠營與後營結合部突擊進去,燒光他的糧草!”許攸著,重重的一掌拍在圖紙上的高坡位置。

袁紹大喜,拜許攸為軍師,負責界橋會戰的籌劃。

看來,曆史上公孫瓚敗得不怨啊,公孫瓚不缺勇猛的士兵,與胡人打仗,從來都是以少勝多,白馬將軍之名,讓胡人聞風喪膽,以至連胡人孩練習射箭,都用公孫瓚的畫像做箭埃

但是,遇上袁紹手下這群謀士,卻隻有被玩死的份。

上次龍湊之戰,隻要袁紹遲幾收到鄴城被攻破的消息,公孫瓚就肯定要被逢紀的妙計打得太敗虧輸。這次遇上更厲害的許攸,恐怕要更麻煩了。

第二晚上,許攸讓張合帶五千人馬,身背火油,潛行至公孫瓚大營的側後方,卻令顏良文醜趁夜突然猛攻公孫瓚的騎兵營地。

此時的公孫瓚,誌得意滿,正與諸將宴飲,突然見騎兵營地被攻打,連忙帶諸將過去抵擋。

張合的精銳騎兵,趁機從工匠營與後營結合處殺入,直奔公孫瓚糧庫。往糧草垛上投擲火油和火把。

公孫瓚後營大將韓黎趕來救援,戰不三合,被張合一刀砍於馬下,敵軍大亂,張合趁機一邊放火一邊砍殺。待公孫瓚援軍趕到,才匆忙撤退,公孫瓚一麵讓人救火,一麵指揮大軍圍殺這些可惡的縱火犯。

張合被重重圍困,拚死血戰,才得以殺出重圍,所帶的5000精兵,最後逃出來的不到2000人,且人人帶傷。

但公孫瓚的糧草,也被燒得所剩無幾。

袁紹大喜,授張合為偏將軍,賞賜大量金銀和絹布。

公孫瓚糧草被燒,人心浮動,問計於諸將。

鄒丹道:“軍中隻有兩日之糧,籌備糧草已經來不及了,隻有立即退回幽州,再做打算。”

公孫瓚有些不甘心,現在隻有兩條路可走,要麼速退,要麼速勝。

鮮於輔道:“後續糧草籌備不及,軍心馬上就會亂,為今之計隻有速退。”

公孫瓚道:“有兩個問題:其一,兩日之糧,不夠退回幽州路上之用,該如何處理?;其二,我軍若退,袁軍必然追擊,該如何斷後?”

眾將皆不知如何是好,紛紛擾擾出了不少主意,卻無一策可用。唯有劉備一直沉默不語。

公孫瓚見劉備一直不話,便問道:“玄德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