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賈詡也瘋狂,舍身入敵營(1 / 2)

杜畿回到朝邑縣後,向徐晃和伍習傳達了王嵩的將令。伍習得知王嵩不但不削自己兵權,還將自已升了一級,非常感動,從此對王嵩徹底歸心。

而華雄和張繡這兩位原西涼軍大佬的到來,也讓伍習和手下的西涼軍將士們安心了不少。

第二,徐晃讓伍習領軍先行,試試能否騙過臨晉城守將李別而進入城鄭

駐守臨晉的是西涼軍大將李別,這李別可是個很不簡單的人物。

李別出身隴西李氏,乃李傕之侄,是西涼軍中的後起之秀,也是飛將軍李廣的第十一代孫!

起隴西李氏,還真的是讓人嗟歎不已。隴西李家世代將門,幾百年長盛不衰!其先祖是秦將李信。

李信攻趙滅燕伐楚,與白起,王剪並稱秦始皇手下三大名將。

而後更有名的,是李廣——讓匈奴聞風喪膽的飛將軍!

李廣的兒子李敢,李當戶,孫子李陵,李禹,都是非常厲害的將軍,北魏名將李穆也是聲震宇內的名將。

唐朝皇帝李淵李世民也自稱是飛將軍李廣的後人。

現在西涼軍的老大——李傕,是李廣的第十世孫,家族裏更是有一大群武將:李式,李暹,李別,李維,李恒,李封,這些人沒有一個差的。

真實的曆史上,這一家子武將,絲毫不遜於曹操一家。

隻是李傕跟錯了董卓,李家也缺少一個曹操一樣的領袖帶領,才落得敗亡的結局。勝者王侯敗者寇,曆史是由勝利者來書寫的,僅此而已。

李別為人非常機警,連續兩沒接到伍習的軍報,李別就意識到蒲津渡可能出事了。

李別一邊安排謹守城池,一邊派出一隊斥候前去查看。

斥候半路上遇到了徐晃派出的斥候,雙方一場血戰,一隊30多饒斥候,被殺得僅剩5人逃回臨晉城。

而徐晃的騎兵也幾乎與逃回來的斥侯同時抵達了城下,連李別派出的向李傕傳訊的信使,也被徐晃的斥候攔截了回來。

臨晉城中隻有一萬守軍,李別不敢出城野戰,意欲據城死守。

徐晃下令攻城,先以投石車轟砸,再揮軍強攻。

經過兩苦戰,李別料知不敵,率軍從西門殺出重圍,逃往左馮翊治所高陵城。徐晃派華雄和張繡隨後掩殺,來不及逃走的西涼軍見到到華雄和張繡,紛紛跪地投降。

徐晃一共收得俘虜五千多人,全部交給華雄和張繡統領。華雄曾經是西涼軍第一戰將,張繡在西涼被稱為“北地槍王”,兩人在西涼軍中威信極高,這些俘虜並入華雄張繡的軍隊之後,很快就安定了下來。

徐晃於是引軍向高陵急進,沿途經過重泉,蓮勺,萬年,都一鼓而破之。一直殺到高陵城下。

高陵城是西涼老將王方駐守,王方接到李別的殘軍後,趕緊飛馬傳訊給正在函穀關大戰的李傕郭泛。

徐晃趕到高陵城後立即下令攻城,西涼軍老將王方有西涼兵2萬人,加上李別的殘兵,共有2萬3千人,差不多是徐晃大軍人數的一半,進攻不足,守城還是沒問題的。

徐晃連續攻城兩兩夜,西涼兵也打得非常頑強,華雄和張繡多次殺上城頭,都被王方和李別指揮西涼兵逼退。

其間華雄和張繡都曾與李別親自交手,雙方實力想差不大,幾十招之內難分勝敗,也就是,若是單挑,李別的實力並不一定弱於華雄。

二之後,王嵩的五萬大軍終於趕到了高陵城下與徐晃會合。至此,高陵城外的並州軍,人數已達到九萬人之多。

王嵩來到高陵城外後,首先接見了伍習,給了伍習不少賞賜以安其心,然後,王嵩問諸將道:“關於進攻高陵城,各位有何看法?”

新鮮出爐熱氣騰騰的蕩寇將軍伍習搶先發言道:“主公9萬大軍兵臨高陵城下,隻要一鼓作氣便可攻下高陵城,屬下願為攻城先驅!”

王嵩剛要答應,華雄就搶先開口道:“城內敵軍大將李別,雖然年輕,卻是西涼軍中後起之秀。這幾我曾與其交手,幾十招內並不能勝得了他。

而蕩寇將軍伍習,是名智將,若單論勇武,恐怕打不過李別,攻城先驅,還是由我來做比較合適。”

王嵩點零頭道:“既然這樣,那就……”

“等等,主公請聽我一言。”一直沉思不語的賈詡突然開口道。

“文和有何妙策?”王嵩趕忙問道。

賈詡向王嵩施了一禮,對王嵩道:

“主公,請先聽我一言,或者有機會不戰而下高陵城,並且再得數萬西涼精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