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亂世藏智者,退敵三封信(1 / 2)

於是袁紹親自點起大軍十萬撲向青州。劉備聽得消息,也連忙領六萬大軍抵達平原郡。

眼看雙方就要在平原郡來一場決戰。

劉備的軍師程緒對劉備:“主公,袁紹勢大,不宜力擔我有一計,可令袁紹退兵。”

劉備忙問道:“軍師有何妙策?”

程緒道:“孫瓚和王嵩都不希望袁紹坐大,主公要托,寫三封信即可:

第一封信寫給公孫瓚:請公孫瓚屯兵幽冀邊境,讓袁紹有所忌憚;

第二封信寫給高順:請其在壺關增兵,虛張聲勢;

第三封信寫給趙雲:請趙雲將河內郡軍隊調到冀州邊界,也是虛張聲勢。

三方同時動作,袁紹必然分兵防守,不敢全力來攻。

如此一來,青州此次無憂也,待袁紹退兵之後,主公再發展幾年,便可立於不敗之地了。”

劉備聞言大喜,遂依計而校

事情的發展,果如程緒所料:公孫瓚雖不滿劉備不辭而別,但如今田楷已死,劉備占了青州,總比袁紹占了青州好啊。接到劉備的信之後,公孫瓚立即將重兵調往幽冀邊界,做出要大舉進攻的姿態,冀州北部各郡太守見將,紛紛向袁紹求援。

高順接到劉備來信,也立即讓張燕和張遼進攻魏郡,雖然雷聲大,雨點,也讓袁紹嚇得不輕。

而趙雲接到劉備來信,也將大軍拉到邊界會操,袁紹又隻好分兵去加強各處的守衛。青州袁劉之間的這場會戰,也隻好不了了之。

袁紹最後派使者給劉備送去了一封信,大概意思就是:“你個斷子絕孫劉大耳,自己沒兒子,就去打別饒兒子?我現在不打你,是因為你沒兒子!你趕緊找多些女人加油幹,等你有了兒子,我再來把你兒子打死!”

這封信送出之後,袁紹想到劉備現在一個兒子都還沒有,而自己都已經有了三個兒子了,便很“快樂”地退兵了。

……

整件事的發展,都在程緒的掌控之中,從此劉備的軍師程緒,開始聲名鵲起。

程緒此人本是足智多謀之人,原本是劉虞手下謀士,劉虞不聽程緒的妙計,才導致敗亡。如今程緒投靠了劉備,劉備對程緒非常信任,言聽計從,程緒的才華便立即得以展露出來。

事後王嵩聽到程緒為劉備謀劃青州的事,由衷地慨歎道:“世上有伯樂,然後有千裏馬。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也!”

……

多事之秋,孫策也沒閑著。

依附於袁術的孫策,采用周瑜的計謀,向袁術請戰道:“家父在世時,對江東人多有恩義,我願帶兵去幫助將軍征伐橫江。橫江攻克之後,我還可在當地召募士卒,大概能召募到三萬人。那時,我再率領這些軍隊助後將軍您平定下,謀成大業。”

楊弘一聽,忙向袁術使眼色,袁術正要開口,見到楊弘使眼色,便對孫策道:“我要去更衣(上廁所),稍後再談。”

袁術往屏風後走去,楊弘也跟著過去。到了偏房,楊弘對袁術道:“孫堅雖然死了,但孫堅在江東影響很大,有很多地方的將領都是孫堅的舊部。

而且孫策此人有勇有謀,年雖少,卻有英雄之姿,必不甘心久居人下,一旦讓孫策獨領一軍,恐怕會失去控製。”

袁術深以為然。再出來見孫策時,袁術道:“我軍跟曹操作戰不利,尚未恢複元氣,征伐江東,需從長計議。”

孫策道:“家父當年在洛陽,曾偶得一物,讓我悉心保管。我若出征在外,無暇看管此物,恐有遺失,想請將軍代為保管。”

聽到這裏,袁術的眼睛一下子瞪得溜圓!

他知道孫策的“偶得之物“便是傳國玉璽。這可是自己夢寐以求的東西啊!

袁術立即將楊弘的話拋之腦後了,開口問道:“不知少將軍要多少人馬?”

“五千精兵足矣。“孫策馬上回答道。

“那,不知那“偶得之物“何時送來給我保管?”袁術急不可奈。

“現在就可獻於後將軍大人。”

著,孫策叫來隨從,自所帶包裹中取出一個絲綢包著的東西,雙手呈給袁術。

袁術打開絲綢布包一看:隻見一塊方圓四寸的“色綠如藍,溫潤而澤”、“背螭鈕五盤”的玉印,其中一角缺損,以金子鑲補,正麵刻有李斯所書“受命於,既壽永昌”八個篆字,正是帝皇的鎮國神寶---傳國玉璽!

袁術大喜,立即任命孫策為折衝將軍,統兵五千,征伐江東。

楊弘想阻止,也來不及了,隻好歎息一聲,不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