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想了一下道:“幽州尚不安定,本將不會出兵鎮討王嵩,也無力相幫王嵩。你們想怎麼折騰,就怎麼折騰吧。”
荀諶心中暗喜,這正是荀諶想要的答案。
經過來往協調,呂布和袁術也被曹操和袁紹的使者服,兩人同樣眼紅王嵩的崛起。
最後袁、曹、韓、馬、羌五方勢力約定,用兩個月做好戰爭準備,於興平二年(公元195年)五月,一起出兵五十萬,分五路同時出兵征伐王嵩。
王嵩集團的崛起,要想獲得其它諸侯的認同,注定要經曆一場血雨腥風的洗禮,或者,注定要經過一次“成人禮”了。
……
王嵩的外情局,經過十年的發展,早已遍之及大漢的每一個角落。周邊諸侯的兵力大規模調動,當然也瞞不過外情局的眼睛。隨著收到的情報越來越多,事情的真像也越來越明顯。
戲誌才專程從洛陽趕到長安,向王嵩提出自己的猜想。
戲誌才認為周邊幾大勢力的軍事調動,極可能是針對王嵩的一個巨大陰謀。
而荀攸也認為,王嵩占領關中,成為勢力最大的諸侯之後,被周邊諸侯聯合攻打就不可避免,沒有一個諸侯希望別的諸侯勢力比自己更強大。一場針對王嵩的全麵戰爭必然爆發。
戰爭不可避免,隻在遲早而已,因此,荀攸也建議王嵩早做準備。
於是,王嵩秘密召集各大軍團主帥和州刺史到長安商討對策,因黑山軍牽製到冀州袁紹的重大作用,張燕,張遼也被王嵩叫到長安參與軍議。
驃騎將軍府中,王嵩的主要核心成員彙聚一堂,牆上掛著巨大的地圖,戲誌才手持指揮棍,在地圖前比劃著道:
“從現在掌握的情況看,袁紹借著軍隊換防的名義,將冀州各地駐軍頻繁調動,以此為掩護,分別將二十萬大軍調到了我們的邊境,其中十萬大軍秘密調到了魏郡鄴城,另外十萬大軍調到了黎陽。
而曹操,除了在潁川陽城屯兵五萬之外,還在長社和中牟共屯兵十五萬人,可以,曹操的主力,全部屯紮在了司州的邊界線上。
韓遂與馬騰的聯軍主力約十萬人,已經調動到金城一帶。
除此之外,羌人已經以先零羌首領迷格魯為盟主,組成了八萬大軍,屯紮在水郡一帶。”
完,戲誌才拿起桌上的碳條筆,在地圖畫了五個巨大的箭頭,分別指的壺關,河內,泛水關,安定郡和扶風郡,然後道:
“據我與郭奉孝,賈文和一起分析的結果,我們可能會同時受到了五路進攻:
第一路:袁紹十萬大軍進攻上黨壺關;
第二路:袁紹十萬大軍進攻河內郡;
第三路:曹操十五萬大軍進攻洛陽泛水關;
第四路:韓遂馬騰十萬大軍進攻安定郡;
第五路:羌胡八萬大軍進攻扶風郡。
這是一次有預謀的串聯好的大軍事行動。各路大軍加起來超過六十萬人,而且這個數目還可能進一步增加。
尤其是袁紹和曹操,一旦局麵打開,每人至少還可增加數萬大軍。”
王嵩站起來,接過指揮棍道:
“袁紹和曹操眼紅我們得了司州和關中,鐵了心想要顛覆我們,這是一場必打之仗,打輸了,我們可能會退守一州之地甚至敗亡,打贏了,則各路諸侯再不敢輕易向我們開戰。
通過與幕僚團的參議,我們的戰略也要做出相應調整:
一,關羽的北方集團與太原集團合並成並州軍團,由關羽任並州軍團主將,田豐任軍師,兵力八萬人,負責整個並州防務。以郝昭為副將,手下將領包括:周倉,李勇,郭縕,龔都,等等
二,高順調到洛陽任洛陽軍團主將,荀攸為軍師,兵力為八萬人。負責司州防務,以華雄,王凱為副將,手下將領包括:文稷,李鬆。除此之外,將周泰,蔣欽的水師也交給高順統一指揮。
三,趙雲仍為河內軍團主帥,戲誌才為軍師,將兵力從五萬擴軍到六萬人,負責應對河內郡防務。以晏明和典韋為副將,手下將領有:曹性,郝萌,廖化。
四,張遼任安定郡軍團主帥,賈詡為軍師,兵力六萬人,負責應對韓遂馬騰的進攻,以高覽和許褚為副將,
手下將領包括:李蒙,伍習,許定。
五,以徐晃為扶風軍團主帥,沮授為軍師,兵力三萬人,負責應對羌胡的進攻。以張繡,王雙為副將,手下將領有:牛金,胡才,李樂。
六,本將(王嵩)親任中央軍團主帥,以郭嘉為軍師,率領三萬騎兵,做為機動兵力,以張飛為副將,手下將領有:胡車兒,何曼,楊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