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笳心裏苦:我不要你給我俘虜啊,嗚嗚……嗚嗚……
……可是又不出口啊,畢竟都是族人啊,他那裏敢不要?
王嵩見黎笳不話,便對黎笳道:“不話就表示讚同了,這樣吧,你先帶你們的族人回去吧,我這幾因視查民情長途勞累,需要休息,咱們明日再談吧。”
然後,王嵩就下令徐晃放出一萬多羌人俘虜,由黎笳帶回。
黎笳有苦自知,又不能不要,王嵩釋放的俘虜,畢竟都是族人啊!隻好帶著一萬多張嘴回到華亭城。
而這一萬多俘虜,在王嵩的俘虜營裏,還能吃飽肚子,現在回到華亭,卻隻能餓肚子,他們立馬就不幹了,當晚上就鬧出了兵變。
這些歸來的俘虜衝入馬廄,搶奪僅剩的二百多匹戰馬殺了取食,並與迷格魯派來的人武裝對峙。
參赫隸乘機帶人造反,與放歸的俘虜合兵一處,迷羅燈,累微苟,哈尹迪等人紛紛響應,共推參赫隸為主,與迷格魯的親韓遂派分庭抗禮。
以參赫隸為代表的這些部落勇士,認為事到如今,隻有投靠王嵩才有出路。由此與親韓遂、馬騰派的迷格魯等人徹底鬧翻,兵戎相見。因雙方勢力相當,誰也奈何不了誰。
第二早上,參赫隸令人打開城門投降王嵩。王嵩欣然接納道:“我漢人與羌人,原本都是炎黃子孫,何必分出彼此?若我管理西涼,當視羌漢為一體,羌漢互為兄弟。”
罷,送與糧食,讓其歸去。參赫隸等人感恩不已,發誓不再以王嵩為擔
迷格魯這隻籠中老虎,如今已經沒了牙齒,王嵩並不急於攻取,在參赫隸打開城門後,王嵩並沒有乘機奪取城門,而是任由迷格魯帶著剩餘的三萬羌人控製華亭縣城。
王嵩這樣做的目的,隻有一個,就是讓羌人自己殺死他們的盟主和各大首領!
用心險惡!
羌人卻別無選擇,隻好按王嵩安排的劇本演下去……
迷格魯再次派出黎笳來談判,這次黎笳顯得非常的恭謹:
“尊敬的冠軍侯大人,你的勇武就像那神一樣無人可擋,你的智謀就像那狐狸一樣……”
“呃……,等等,你才像狐狸一樣,你們全家都……。”王嵩忍不住打斷黎笳的話。
“冠軍侯您怎麼知道?在部落裏,他們都叫我狐狸。不過,我哪能跟您相比,隻有您才配得上狐狸這個稱號……”黎笳很謙虛地推讓道。
必須殺人滅口!不能讓這話傳出去!
王嵩急了,右手摸向刀柄,條條青筋暴起!臉色一變,厲聲喝道:“你究竟想要幹嘛?快!”
黎笳一驚,連忙道:“隻要漢軍給予糧食,我們馬上撤離,永不背叛!”
王嵩冷笑道:“曾經有一個機會就在你們眼前,而你們卻沒有抓住……!現在有點晚了。有誠意的人都已經走了,剩下的都是一群死不悔改的強盜,又有什麼資格從我這裏獲得糧草並全身而退?”
完,王嵩沒有再給黎笳任何話的機會,讓人將其逐出營寨,趕回城鄭
然後,王嵩讓人在城下喊話,聲稱:“漢羌本是兄弟,驃騎將軍本想放過城中羌人,但又恐羌人首領回去後繼續做亂。所以,城中羌人必須盡誅部落首領及其親信,才能得到活命的機會。”
當夜,華亭城中大亂,第二一早,城中羌人將各部落首領及其親信全部斬殺,送到王嵩營鄭
王嵩讓人一一查明,凡參與動手斬殺部落首領及親信者,送予一袋糧食,讓其返回部落。
剩下二萬多沒有參與動手者,全部解除武裝,押送到長安,再送往各礦山挖礦,成為雍州的免費勞力。
羌人這一路入侵,至此已被徹底瓦解,而參赫隸等饒歸去,也為王嵩今後征伐西涼埋下了伏筆。
雖然對羌戰爭取得了勝利,但王嵩並不滿足於此。
自東漢以來,漢羌之間爭戰了數百年,各朝名將也多次將羌人征服,但往往征服之後,過不了幾年,羌人又再次造反,一直如此往複循環。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王嵩召集謀士們一起討論平羌之策。
沮授道:“羌人造反的原因有兩個:其一是漢族官員對羌族過度的剝削和欺壓,甚至把羌族缺奴隸來對待,使得羌族不得不進行反抗。
其二是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為爭奪土地資源而不得不為各族利益而戰。因此,主公讓羌人畏威懷德的策略,也隻能有短期的效果。長期的對策,還應當是民族的同化,鼓勵羌人加入漢族,即:改漢姓,著漢服,學漢字,習漢俗,從農耕者皆為漢人。待條件允許,再將漢化的羌人分散遷入內地,數十年之後,羌人之禍自然消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