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玩了三之後,王嵩在南門外擺開了五個方陣,每個方陣一萬人,雲梯井闌齊備。
韓遂一見,以為王嵩要發動總攻了,連忙將大隊守軍調往南門城牆之下,以備守城時及時登城增援。
誰知王嵩並沒有立即攻城,而是下令用投石機拋射火油及汽油燃燒瓶,幾百罐火油和燃燒瓶拋入城中,城牆下集結的涼州兵立即被燒得抱頭鼠竄。
與王嵩一起站在望台上的典韋,看著涼州兵的慘狀,忍不住開口道:“主公發明的燃燒瓶,真是二殺敵利器啊,可惜產量有限,若是有幾萬個燃燒瓶丟進城裏,這城也不用攻了,直接將整座城燒毀了。”
王嵩開口解釋道:“大哥得有理,不過,燃燒瓶裏的汽油屬於極其珍貴的戰略物資,不僅產量有限,就算是其生產加工也屬於特級機密。每次戰爭的調拔數量,都要經過外情局和內情局的雙重審核。要想放量供應是不可能的了。這次一次投入城中三百多個燃燒瓶,隻是想打擊涼州兵的士氣,最後的決戰,還是離不開將士們的刀劍的。”
典韋用力握了握手中的雙鐵戟,開口道:“主公,我很久沒有衝鋒陷陣了,這次攻城能不能讓我打頭陣?”
王嵩正要開口,張飛、徐晃、關羽、王凱等人全都單膝跪地道:“願為主公前驅!“
王嵩連忙道:“各位將軍請起,這一場大戰,是一場近二十萬饒大戰,還怕沒有殺敵的機會?至於這次的先驅,我需要二個人,我大哥典惡來算一個,剩下一個,你們自已用“錘子,剪刀,布“猜拳決定。”罷哈哈大笑,頭也不回走下了望樓。
眾將麵麵相覷,隻好在軍師賈詡的仲裁下,用“錘子,剪刀,布“決定先驅人選,最後徐晃僥幸勝出,成為此次榆中攻城戰的先驅之一。
攻城先驅主將確定下來之後,王嵩開始安排最後的總攻。
王嵩決定將攻城的重點選定在南門,用西門和東門呼應南門進攻,而在北門,則放開口子,供涼州兵逃跑用,這是采用圍三闕一的方式,給敵軍留條後路,使敵人不致於狗急跳牆一般地死戰。
王嵩命令關羽和張飛各領兵一萬攻打東門和西門,以佯攻為主,可相機行事。
攻打南門的主帥,則由王嵩親自領擔任。徐晃典韋各領五千板甲步兵為先驅,梁興馬岱則各領一萬狼騎為預備軍,用於相機支援或掩殺逃跑的敵軍。”
城外的兵力調動和戰爭準備,也使榆中城中的韓遂敏銳地預感到王嵩很快就要發動總攻了,韓遂召集諸將,對城池的防守做著最後的確認和安排。
韓遂站在主位上,環視了一下眾將道:“從王嵩的兵力分布看,王嵩的主攻應該放在南門,而東門和西門應該是以佯攻為主。
因此,我命令李堪領兵一萬守西門,成宜領兵一萬守東門,楊秋領兵五千守北門,閻行及其它諸將則重點防禦南門。“
成公英開口道:“主公,南門的城門已經失去作用,可以用巨右將整個門洞堵死,靠近城牆的建築全部拆掉,改建成利於我軍做戰的預設戰場。再在城中多建幾道防線,即使敵軍攻進城中,也可以憑借這些安排將敵人趕出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