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煽情演講台,抓兔玉米地(1 / 2)

隴西地區地廣人稀,很多地區是一望無際的原野,非常適合規模化經營玉米和土豆的生產,在後世,甘肅地區的玉米種植那可是在全國都非常有名的。

以漢朝這個時代如此少的人口,在甘肅地區推行玉米規模化種植,這地方糧食恐怕要泛濫成災的。

王嵩的三萬多軍隊與先零羌軍民一起,先是開墾了三十多萬畝地種玉米,後又開墾了三十萬畝種土豆。然後,王嵩又發動軍隊去各地收集用牛羊馬的糞便用於施肥,教會羌人除草,捉蟲,驅趕野兔,野豬等食草動物。

王嵩生長於農村,年輕的時候很苦,從還是屁孩開始,就整跟父母在地裏幹一些力所能及的農活,後來上學了,幾乎每上學前和放學後都要在地裏勞作,除此之外,那時候山村裏的學校還有農忙假,每到農忙的時候,學校裏會放假,讓學生們回家幫忙幹農活。因此,在種植玉米土豆方麵,王嵩可是一把好手。

在王嵩的親自指導下,通過兩個月的精耕細作下來,土豆和玉米都長勢喜人,鬱鬱蔥蔥,一眼望不到邊的玉米地和土豆地,讓王嵩特別的有成就福

成公英在先零羌的部落聚住地,開了二十個學堂,二百多識字的漢人士兵及從各地趕到的識字的儒生,在先零羌的部落,開從事著漢語的文化教育,對部落中的孩子進行免費教育,並給予糧食補助。

此時正值青黃不接,對於缺糧的羌人來,糧食補助比什麼都重要,就連部落中的大人,也經常溜進學堂來聽課,以獲取每的口糧。

王嵩乘機在羌人中推出文化考核製變,隻要考核及格,就可以擔任郡縣的基層官員。以前的官員都是漢人,現在隻要有文化,羌人一樣可以做官。這對羌人來是不可想象的。如此這般,在羌人中掀起了讀書學習的熱朝。

學堂裏教學用的教材,也充分考慮到了羌人漢化的偉大事業。

王嵩親自參與了教材內容的編寫,在教材中重點強調羌族是炎帝的後離裔,並在其中杜撰了後世頗具爭議的羌族祖先曆史。

關於羌族是否炎帝後人,後世爭議頗多,眾紛紜。

但王嵩為了漢化羌人,直接杜撰了很多羌族祖先是炎帝的故事,還瞎編了許多關於羌漢祖們先共同對抗洪荒猛獸的可歌可泣的故事,以增強兩種民族的之間的認同感,便於更好地融合。

在漢朝這個時代,漢族被認為是最高貴的民族,有機會加入漢族那是所有胡饒夢想。

現在這個當朝大將軍找出了許多“故事”,言之鑿鑿地羌族其實就是漢族流落在蠻荒之地的親兄弟,讓無數羌族男女為之興奮得徹夜難眠。

為了達到特殊的效果,王嵩在一次羌漢的集會上發表公開演講,演講的話題就是:《回家吧,兄弟!》

化身希特勒的王嵩,在演講中揮舞著雙手,非常煽情地道:

“羌人兄弟姐妹們,漢人兄弟姐妹們,今,我站在這裏,站在這塊我們共同的祖先開發出的這片土地上,我感到非常的慚愧!這簡直就是一種恥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