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開陽城百姓痛恨曹軍而造反,使文醜抓到機會攻破了開陽城,於禁見大勢已去,率軍從南門撤離,琅琊國的治所,落入袁譚手鄭
袁譚本來對攻破開陽城不抱希望,沒想到會有這種結果,高忻大呼:“助我也!”
攻打各縣的幾路人馬也陸陸續續傳回消息,戰事異常的順利,由於徐州百姓痛恨曹軍,幾乎是袁軍一攻城,城內的百姓就造反,裏應外合之下,曹軍隻好棄城而逃。幾路人馬都劫得大量錢糧,按之前的計劃,各自將所劫錢糧越東武,然後在東武彙合,再退回青州。
然而,過於順利的戰事,讓袁譚信心開始膨脹,竟想要連東海郡甚至整個徐州一起攻下來。
袁譚道:“徐州百姓對曹操深惡痛絕,見我軍到來如見兵,紛紛起義反曹,軍心可用,民心可用,此賜之良機也,何不就這樣攻占了徐州?”
郭圖道:“曹操為了防止百姓造反,在徐州屯集了重兵不下二十萬,更有夏侯淵,於禁,樂進等名將駐守徐州。我們這次能這麼順利,完全是因為夏侯淵在泰山郡未歸,等夏侯淵回到徐州,整合兵馬,恐怕我們想回青州都難了!”
“我們是否該請示父親,從冀州調些兵馬過來,在徐州與夏侯淵來一場決戰?”袁譚有些好大喜功,舍不得放棄這個輕易攻下的地盤。
“大公子啊,從冀州往徐州調兵,從組織兵馬到長途行軍,沒有一個月根本來不了。而夏侯淵接到消息後從泰山郡回師琅琊,隻需最多五時間。如果夏侯淵返回徐州,我們根本就堅持不到援軍到來。”郭圖苦勸道。
“我們還可以從青州繼續往徐州調兵嗎?”
袁譚還是不肯死心,畢竟要是自已拿下了徐州,那世子之位就穩了。
“大公子,青州兵力本就十萬餘人,泰山之戰損失不少,這次我們動用了近八萬人馬,青州非常空虛啊。如今泰山郡尚在曹仁手中,如果曹仁從泰山攻入青州,該如何是好?”郭圖再勸道。
“這,我再想想吧……”
吃到嘴裏的東西,袁譚不甘心吐出來,完全忘了此次出兵的初衷和戰略目標。
此後的幾,雖然郭圖一再催促袁譚見好就收,可關心世子之位的袁譚,實在不想放掉到手的這份功勞。如此一來,袁譚在開陽城中耽誤了寶貴的三。
夏侯淵接到袁譚進攻徐州的消息後,立即向曹仁借兵五萬,加上原本自已的五萬人,共十萬大軍回援徐州。夏侯淵號稱神行將軍,善長千裏奔襲作戰,人稱“三日五百,六日一千”。趁著袁譚派出攻打各縣城的軍隊滯留未歸,夏侯淵突然領領兵包圍了開陽城,此時開陽城僅有袁譚和文醜率領的三萬多人防守,被夏侯淵突襲之下,來不及撤退,被十萬大軍困在了城鄭
夏侯淵這次非常生氣,因為雙方本是盟友,而袁譚卻突然背盟,先是偷襲泰山郡,接著又是偷襲琅琊郡,這讓夏侯淵覺得袁譚這子簡直比自己老大曹操還要卑鄙,畢竟“寧教我負下人,休教下人負我”這種話也是有專利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