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於銀不屑道:“孔明先生,你現在有扇子在手,還揮得這麼起勁,可有妙計為主公取下荊州?”
諸葛亮傲然道:“這有何難?我有一策,供各位參考。”
劉備道:“先生但無妨。”
諸葛亮道:劉表有二子,大兒劉琦,已成人,次子劉琮,尚年幼,蔡夫人欲將侄女嫁與劉琮為妻。你猜劉琦會怎麼想?”
鮮於銀道:“若蔡家支持劉琮,則劉琦世子之位難保。”
諸葛亮道:“如今長沙太守張羨率武陵,零陵、桂陽四郡叛亂,劉表數次征討都無功而返,主公可服劉琦去立戰功而保世子之位,讓劉琦主動請纓掛帥出征張羨,而主公為副帥助劉琦。
劉琦性敦厚且不通軍事,必將軍權交給主公。待平定四郡叛亂,可遣心腹之人駐守四郡,則四郡之地實屬主公矣。到那時候,以四郡為根基,手握荊州軍權,再輔以子密詔,奪荊州隻在反手之間。如此行事,不出一年,便可讓主公高坐州牧府鄭”
劉備一聽,豁然開朗,連連高呼:“此扭乾轉坤之妙計也!”
鮮於銀也拜倒在地道:“軍師妙計,讓我心服口服,請軍師饒我輕慢之罪。”
太史慈也對諸葛亮的妙策深表欽佩。四人又在茅草屋內商議一番細節。
隨後劉備又問起鳳雛龐統的事,孔明道:“龐士元心儀者,江東孫權也。今早已啟程去了江東。”
劉備隻好作罷,領著孔明,一起回到襄陽城鄭
劉琦最近心中很是煩悶,世子之位懸而末定,荊州勢力最大的家族蔡家已經開始支持弟弟劉琮為世子了,除了將蔡瑁的侄女嫁給劉琮外,還到處散布劉琦無能而劉琮聰慧賢明的謠言。
劉琦知道這種爭儲事情的殘酷性,不做世子事,怕的是爭儲失敗事後,連命都保不住。
心情不好的劉琦在鬧市中閑逛,突然有人攔著劉琦道:“下官尹籍拜見琦公子。”
劉琦見來人是從事中郎尹籍,便施禮道:“尹叔父安好。”
尹藉字機伯,是劉表同鄉,跟隨劉表多年,與劉琦很是熟悉,因博學多才,很得劉琦尊敬,劉琦一直以叔父相稱。
尹籍仔細端詳了劉琦一番後,對劉琦道:“大公子近來麵相晦暗,當有災禍啊。”
劉琦知道尹籍善於給人看相,又見尹籍一言中自己心中擔憂,連忙問道:“是何災禍?可有何解法?”
尹籍道:“大公子不利襄陽,三月之內,恐有血光之災,至於解法嘛,大公子切記:重耳在外生,申生在內亡。”
罷,尹籍轉身就走,劉琦嚇得臉色蒼白,連忙拉著尹尹籍道:“還請叔父救我。“
尹籍歎了口道:“大公子要想脫此厄運,隻能去找你父親,請纓征討荊南叛逆。等你立下赫赫戰功,才能平安無事。”
劉琦道:“可是父親征討張羨數次,都無攻而返,我……我又怎麼能立下戰功?還請尹叔父指導。”
尹籍道:“大公子可知“韓信將兵,多多益善”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