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位於南郡最北端,與南陽郡交界,從長沙到襄陽,最重要的節點是江陵
江陵城又名荊州城,地處江漢平原西南,九曲回腸的荊江北岸,上鎮巴蜀之險,下據江湖之會,扼守長江塹,是連接東西南北水陸交通的樞紐,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號稱是南國雄關。
曆史上的關羽守荊州,守的就是江陵城。之前張羨叛亂,也是因為江陵城在劉表手中而不能攻入南郡。
劉表自從意識到劉備尾大不掉之後,便開始往江陵城增兵,以族侄劉磐為南郡太守在江陵屯兵五萬,又以外甥張允領水師二萬扼守荊江,與江陵城相呼應
這樣的雄關堅城,再輔以水陸重兵駐守,強攻幾乎是不可能攻破的,不過,劉備有多智近妖的諸葛亮,一扇在手,妙計我有,事情自然就要簡單得多。
早在征討張羨時,劉琦在向武陵進兵時,田豫和閻柔便奉命留守江陵城,協助劉磐守城,直到張羨戰敗,荊南四郡平定,田豫和閻柔才離開江陵到長沙複命。在這兩個月的時間是,田豫和閻柔做了什麼?
他們每人都做了一件大事,田豫負責的是滲透收賣,在江陵城安排了不少探子,還拉攏控製了好幾位軍官。
而閻柔負責的則是一條地道,這不是一條通往城外的地道,江陵這地方地勢低,地道不好挖,挖下去幾米,就會滲水。所以閻柔挖的這條地道不是通往城外而是通往太守府的地下,而且並沒有挖通到地麵,但需要啟用之時,隻要稍微挖幾下,就會通到地麵上。
建安六年正月,劉備突然發兵江陵,水路以魏延為督都,邢道榮為副督都,發兵二萬水師,開往荊江與張允決戰。陸路由劉備親自統軍,發兵七萬,進攻江陵城。
江陵守將劉磐,是劉表從子(侄兒),不過,劉磐可不是因為是劉表的從子在被任命為江陵守將的,而是因為其確有過人之處。劉磐為人勇猛,之前曾多次與東吳作戰,東吳諸將,隻有孫策才打得過劉磐。
劉磐見劉備來犯,且兵力並不比自己多多少,便分出二萬大軍背城列陣,欲一挫劉備銳氣。
劉備見劉磐背城列陣,便讓弓箭手集於護城河邊,與劉磐軍對射,同時命士兵運土填平護城河。幾個時辰之後,護城河便被填平了一大段。劉備親領二萬軍列陣而進,與劉磐對恃。
劉磐縱馬出列,大聲喝罵道:“大耳賊,州牧大人待你不薄,為何背信棄義,做此叛逆之事?”
劉備也出陣上前道:“我固知劉景升待我不薄,然家為義,國為大義,個人恩怨與漢室存亡孰輕孰重,賢侄當有明斷!
曹操把持朝政,囚禁子,與董卓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劉景升身為宗親,不思拯救子,為了一己之私,還與曹賊結為同盟,實乃我劉氏敗類也。
我今奉有子
密詔,奉旨討伐叛逆劉景升,順者昌逆者亡!賢侄亦姓劉,雖是劉表從子,亦是當今子從兄,何不棄逆從忠,與我合兵一處,共討逆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