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得勢多人捧,失勢眾人踩(1 / 2)

尹籍就任荊州主薄之後,立即利用自已的影響力,給南郡各縣的縣令寫信,各縣令紛紛前來投效,南郡共有36縣,隻有北方靠近襄陽的四縣沒有動作,其它32縣全部投效了劉備,劉備對這些縣令一一安撫,讓他們仍然擔任縣令。如此一來,進一步孤立了襄陽的劉表。

接下來,荊州的很多人才都投奔江陵而來,比較有名的有馬良,馬稷,廖立,李嚴等人,劉備都一一委以重任。

讓王嵩意想不到的是,某晚上,尹籍帶了兩個蒙著臉的人來見劉備,一直進了書房,這兩人才拿下蒙在臉上的布巾,躬身行禮,道出自己的身份,竟然是蔡和跟蒯通。蔡和代表蔡家,蒯通代表蒯家來跟劉備聯絡。

蔡家是荊州最大的家族,而蒯家是荊州的第二大家族,劉表能在荊州立足,正是得力於這兩大家族的支持。做為回報,劉表也給了蔡家和蒯家巨大的利益。蔡瑁擔任著劉表的水陸兩軍都督(州武官之首),蒯越擔任著劉表的從事祭酒(州從事之首)。

兩家派人聯袂來訪,是想跟劉備談條件的。蔡和仗著蔡家在荊州無與倫比的勢力,直接對劉備道:“隻要州牧大人答應我們兩家的條件,旬月之內,便可將劉表人頭獻與州牧大人。”

劉備眼睛一眯,問道:“不知兩位有何條件?“

蔡和道:“州牧大人需要確保我們兩家的利益不收影響,具體來,包括兩家擔任的官職,占有的土地和經營的生意。”

代價比較大,不過收獲也很大,隻要答應了蔡蒯兩家,劉表立馬就完蛋了,劉備很快就可以將南陽和江夏兩郡收複過來。劉備思考良久,正要答應,忽見身旁孔明搖頭,便改口道:“色已晚,兩位且先住下,咱們明日再談。”

罷,劉備讓尹籍帶二人去休息。待二人走遠,劉備才對孔明和程緒道:“兩位軍師意見如何?”

程緒道:“能不戰而定荊州,自然最好,隻是代價太大。”

孔明道:“不可答應,理由有三:其一,從戰略大局考慮,現在曹操與袁紹處於戰爭狀態,任何一方勝利,都對我們不利,不論是誰勝了,下一個目標都是我們,所以,在我們還弱的時候,袁曹之間的戰爭拖得越久越好。如果劉表死了,我們占了南陽,就要直接麵對曹操,曹操必分兵來對付我們的威脅,若曹操分兵,則必敗於袁紹。所以,現在劉表還不能死,我們隻要將他趕去宛城就行了,整個南陽郡都留給劉表,我們接下來隻取江夏郡。

其二,讓利於少數幾家大士族而得荊州,無異於飲鳩止渴。劉表就是明顯的前車之鑒。這少數幾家士族把持了軍隊及內政,州牧便多方受到製肘,正所謂“成也士族,敗也士族”,這幾家大士族是荊州的毒瘤,必須受到打壓和控製,將他們既得的利益進行重新分配。

其三,主公用人,應當像王嵩一樣,唯才是舉。蔡瑁之才德,不配水陸兩軍都督之位,士族子弟為官,亦需是有才有德者為官,否則,必危及主公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