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祖幹脆就什麼條件也都不談了,直接將全軍開到城外,全部放下武器,然後把自己綁了,背上背了幾根棘條,獨自一人來到劉備軍前,向劉備請罪。
劉備大喜,扶起黃祖,為了安撫黃祖仍然拜黃祖為江夏太守,隻是在地方官吏方麵,做出一些調動,以削弱黃家在江夏的勢力。
黃祖投降,劉備又收得水軍二萬多人,陸上軍隊八萬多人。
到此時,荊州七郡隻剩南陽一郡在劉表手鄭劉表見大勢已去,已無法與劉備相爭荊州,隻好退出襄陽,退守宛城。蔡瑁和蒯越也舉家遷往南陽郡。
劉備也根據約定,不再進入南陽郡一步。為了讓劉表放心,隻讓田豫帶三萬軍隊駐守襄陽,而將治所仍然設在江陵,劉備開始在諸葛亮的輔佐下,發展荊州的內政和軍事。
早在劉備開始征伐張羨的時侯,長安的王嵩也開始了征伐漢中張魯的軍事行動。
征伐漢中,從來都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情,甚至根本就不是兵多兵少,戰力強弱的問題。
“蜀道難,難於上青“,關中與漢中之間,隔著秦嶺山脈,峰高穀深,到處都是懸崖絕壁,很多地方隻要設下一座關口,就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所以自古以來就有一句話叫做“下未亂蜀先亂,下已安蜀未安”。
要理解古代入蜀的道路之艱,首先要了解一下棧道這個概念。
什麼是棧道?棧道是在懸崖峭壁上的岩石中鑿洞,塞入木棒,再在木棒上麵鋪上木板,修成的懸空道路。
在古代,沒有鋼柱鋼索,全靠木棒支撐,這得有多危險,大家可想而知。稍不心,就會從棧道上掉下去,落入萬丈懸崖,屍骨無存。
如果你有恐高症,高血壓,心髒病,頸椎病,神經病,相思病,婦科病,或正在每個月的生理期,建議最好別去走棧道,分分鍾要人性命……。
……
在古代,棧道是險峻的秦嶺裏極為重要的道路形式(沒有之一)。其入蜀道路之限險,由此可見一斑。
經過上千年的道路開拓,到東漢時期,從關中入漢中的道路其實也隻有四條,分別是子午道,儻駱道,褒斜道,陳倉故道。
子午道也稱子午棧道,。因穿越子午穀,且從長安南行開始一段道路方向正南北向而得名,全長300公裏以上,其中穿行於山間的穀道占80%以上,道路崎嶇,到處都是絕壁。
儻駱道是古棧道名。儻駱道得名於其南口位於漢中洋縣儻水河口,北口位於周至縣西駱峪。儻駱道長約240公裏,是幾條古道中最險峻的一條古道。
褒斜道又叫斜穀道,利用秦嶺發源的褒水和斜水這兩條河穀開辟的道路叫褒斜道,是從關中到漢中路程最短的一條道路,其險峻程度稍次於子午道。但是,這條道在劉焉入蜀之後,已經令張魯燒掉棧道,無法通行,沒有十幾年時間無法修複。
還有一條道就是---陳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