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於禁帶著三萬大軍趕到郯城時,郯城已經被文醜的兩萬大軍經營得鐵捅一般。
不過,於禁並沒有泄氣,而是在城外二十裏紮下營寨,從周邊各縣郡征兵,很快將軍力恢複到六萬人,雖然新兵較多,但以舊帶新,嚴格訓練正是於禁最擅長的本事。
幾之後,袁譚領四萬多人趕到,進入郯城。此時的郯城,駐紮了六萬袁軍,已經是於禁難以攻破的了。但袁譚的問題也暴露了出來--戰線太長,孤軍深入,後方不穩。
於禁敏銳地洞察到了這些問題,並為此布下了一局大棋。
“這袁譚和文醜的腦袋真的被驢踢了啊!沒有拿下泰山郡卻敢進攻東海郡?”
在召開軍議是,於禁指著地圖對手下將領們道。
“於將軍得對,泰山郡在琅琊的西邊,如果不拿下泰山郡而進攻東海郡,隻要我軍從泰山出兵拿下琅琊郡,身在郯城的袁譚就完全成了一支孤軍!”史渙也看著地圖笑道。
“更愚蠢的是,袁譚幾乎將全部機動兵力都帶去了郯城,袁本初有如此愚蠢的兒子,後繼無人啊!”於禁很是感慨。
“不過,文醜老於軍伍,才略也是上乘,應該很快看出這個問題,所以我們的行動必須要快!”於禁斬釘截鐵地道,“之前向泰山郡李典所借三萬兵馬已經進入琅琊郡,命令從泰山郡借來的兵馬全歸朱靈統一指揮,使朱靈掌握的兵力達到接近五萬人。
然後,由本將親自在郯城拖著袁譚,並適度向袁譚示弱,而實際的主戰場卻在開陽。讓朱靈盡快拿下開陽,再與我一起,甕中捉鱉,拿下袁譚,逼袁紹從黎陽退兵!”
曹軍眾將聽於禁如此一,盡皆興奮不已。
……
此時的郯城,看著興奮不已,匆匆趕來的袁譚,文醜差點氣得要吐血身亡了!
然而,這絲毫不影響袁譚的興致。
袁譚誌得意滿地大笑道:
“哈哈,文將軍真是我軍戰神啊,不費吹灰之力就將郯城拿下來了,我一定會稟告父親,為文將軍請功!”
在袁譚得意的笑聲中,文醜已經快要哭出聲了:
“大公子,你怎麼帶了這麼多兵馬過來,而且你自己怎麼也跑過來了?”
“哈哈,琅琊已是囊中之物,接下來的主戰場是東海郡,本公子又怎麼可以在琅琊閑著呢?”
袁譚在好大喜功這一點上,倒是與他叔父袁術相似。
文醜已經是心急如焚了,厲聲道:
“大公子,你聽我,現在整個琅琊郡十三個縣,我軍兵力不足三萬人!治所開陽城兵力不到五千,其它要點上的城池兵力都少於二千,而遊離在琅琊群山中的朱靈有一萬五千人。
若再從泰山借得幾萬兵馬,足夠可以拿下整個琅琊郡,你和我就算全取了東海郡,也回不了青州了!”
袁譚一怔,問道:“琅琊已經為我所有,份屬後方,現在的東海郡才是前線,文將軍為何會有如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