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群道:“那青州之事,如何處理?”
曹操臉上陰沉,閉目下語。
隔了很久,曹操才:“讓李典和於禁,強征兵馬,堅守青州。實在堅持不住,可酌情撤軍!不給王嵩和袁紹可乘之機。”
許攸道:“袁紹勢大,三十萬大軍進攻青州,如此一來,青州恐難保全。”
曹操仍不甘心,沉思良久,才又道:“傳令於禁和李典,我們的底線是拒敵於泰山和琅琊之外!”
這意思也就是:實在不行了,就放棄青州……。
傳令兵輕騎飛奔馳出許昌,讓原本充斥著各種傳的許昌城,更是流言四起,不得安寧。
沉寂了很久的悲催皇帝劉協,以為又有機會來了,便讓其老婆伏皇後寫密信給老丈人伏完,希望伏完能整合保皇力量,除掉國賊曹操。伏完收到信之後,不敢動彈,隱忍不發。
……
於禁和李典苦等曹操的援軍不到,等來的卻是讓其自行決定進湍命令。
其實,這道很是無奈的命令,其真實含義其實隻有一個——無奈退兵。
可現在退兵也沒那麼容易了,城外麵還有袁譚和文醜的十萬大軍盯著呢。
於禁不敢出城與袁軍決戰啊,不僅因為袁軍中有文醜這樣的猛將,還因為於禁的軍中有蔣奇的近六萬降兵。
雖然蔣奇鐵了心跟曹軍走,但降兵的戰鬥力因為歸屬感的問題而受到很大影響。
不過,於禁,李典,蔣奇三人也算是當世名將,三人很快就商討好了一個對策。
於禁對李典和蔣奇道:“袁軍三十萬人馬分進各處郡縣,臨淄城外隻有袁譚的十萬人馬,我軍有十二萬人馬,兵力還稍多於袁譚,我們要走的話,袁譚是留不住我們的。但是,如果在我們撤退時被袁軍纏上並隨後掩殺,我們的後軍就會被擊潰。而且一旦拖延太久,待張合和顏良回師絞殺我軍,我軍就可能全軍覆滅。
因此,我們要先以一部人馬夜襲敵營,另外兩部人馬乘機撤退與袁軍拉開距離,然後設下埋伏。待夜襲的人馬撤退時,袁軍必尾隨而來進入伏擊點,我們便可伏兵四出,殺敗袁軍。”
“於將軍,我蔣奇願意擔心夜襲斷後。”降將蔣奇主動表態道。
“不,你的軍隊組成比較複雜,還沒有完全磨合好,這次夜襲還是我親自來,我率三萬軍隊去夜襲,你和李典將軍先去埋伏地點。“於禁對蔣奇道。
是夜三更,所有曹軍全部悄悄出城。李典和蔣奇向南撤退,於禁一部人馬則進攻袁譚的軍營。
三萬人馬的聲勢也不,加上夜晚黑,袁譚和文醜摸不清情況,隻敢在營中組織抵抗。
被於禁連續攻破數座營寨,袁軍才在文醜的帶領下組織好防線,與曹軍展開混戰。一直戰到明,於禁才率軍退去。
袁譚整點兵馬,一夜之間竟損失了近五千人馬。有斥候稟報曹軍已經全部棄城往南撤退。
“想走,沒那麼容易!”
袁譚吃了虧,火冒三丈,立即下令全軍追擊。追了二個多時辰,終於看到了前麵逃跑的曹軍。袁譚看曹軍隊形混亂,旌旗倒拖,兵甲器械隨意亂丟,認為敵膽已喪,便對眾將道:“曹軍急於逃跑,惶惶然如喪家之犬,我軍正可趁機掩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