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配見袁尚有些生氣,不好再勸。
逢紀對袁尚道:“現在我軍兵力沒有明顯優勢,與二公子勢均力敵,所以才無法速勝。若有十萬精兵,則必勝矣。”
袁尚道:“何來十萬精兵?先生此言何意?”
逢紀道:“張合在黎陽,還有十二萬精銳,何不調出幾萬精銳前來助戰?”
袁尚道:“張雋義意向未明,不會聽我調遣啊。”
逢紀道:“我有一計,可為主公奪下這十二萬精銳。”
袁道:“先生但無妨。”
逢紀道:“張合此人,隻忠心於老主公,如果見到老主公信物,必然會聽從命令。主公可讓人持老主公的印信,派人接管這十二萬精銳人馬,並將張合調到鄴城來架空他,待他失了兵權,他就不敢如此囂張了。”
審配道:“不妥,張合堅守黎陽,曹操才不敢擅動,若分了兵權,恐怕為曹操所敗。”
逢紀道:“無妨,隻調五萬精兵用於增援,待速勝之後,再將兵力調回黎陽即可。何人可代我行此良策?”
逢紀道:“我和呂威璜將軍一起去便可,我持老主公印信去傳令,呂威璜將軍則接管軍隊。”
袁尚大喜,便取了袁紹印授交給逢紀和呂威璜,令其快去黎陽傳令。
……
再曹操輕輕鬆鬆地奪下青州之後,幾乎每都笑得合不攏嘴。
許攸對曹操道:“袁家三子相鬥,人心盡失,實力大減,是時候收割冀州了。”
曹操道:“張雋義之事如何?”
許攸道:“據細作探知,張合夙夜憂歎,對袁氏三子失望已到極點。偶爾還在帳中借酒消愁,大罵袁氏是“虎父大子”,依我看,火候已經夠了。可派人再去勸降張合一次。,這一次,勸降張合的可行性是非常大的了。”
曹操問道:“何人願往?”
許攸道:“我與蔣奇親往。”
“不可!兩位都是我的左右臂膀,萬一有閃失怎麼辦?”曹操擔心地道。
許攸道:“主公放心,上次張合沒為難蔣銳,可見張合心思已經動搖。如今袁氏兄弟丟了青州,又在冀州大打出手,張合乃明智之人,必然對袁氏已經徹底失望。隻要我們對其顯示足夠誠意,必能使其叛袁氏而為主公效力!”
曹操聞言,覺得確實如此,便同意許攸所請,由許攸和蔣奇去見張合。
此時的張合,先是聽了袁尚不顧青州空虛,竟然火速回冀州與袁熙開戰,使得整個青州被曹操輕易奪取。接著又聽袁氏兩兄弟在巨鹿會戰,打得傷亡過半。張合心痛萬分,對袁氏兄弟也徹底失望了。
正當張合為袁氏基業痛心不已時,親兵來報有故人來訪。張合讓親兵將人帶來中軍帳一看,竟是許攸和蔣奇。
“許兄,蔣弟,你們二人好大膽!不怕我抓了你們交給袁尚?”張合低聲喝斥道。
蔣奇笑道:“你我生死兄弟,如果張兄要我的腦袋,拿去便是。”
張合長歎一聲,沉默不語,令親兵擺酒菜相待。
許攸道:“袁本初虎父犬子,遲早為人所滅,此大勢所趨也。若此時曹公揮師北伐,大可避開黎陽而從青州出兵,你守在黎陽還有意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