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配還是很厲害的,張合對上審配,一不心就吃了個大虧!
袁紹手下的那些謀士,若論戰略謀劃,許攸最強。但若講到戰術、排兵布陣和戰場指揮,要數審配最強!
這次大戰,袁熙利用審配的計謀,以傷亡數萬的代價,殺敵四萬多人,俘敵三萬多人,將張合的十二萬大軍,打得隻剩下四萬餘人。
對袁熙來,也算是一次大勝。袁熙自己的二十五萬人,經過兩次大戰,隻剩十六萬人,好在俘虜的三萬多人原本就是袁家的軍隊,直接打散編入軍中,使得袁熙的軍隊人數再次上升到了近二十萬人。而且經過幾次大戰的殘酷淘汰,剩下的士兵整體戰力不降反升。
在審配的建議下,袁熙領兵徒界橋,安營立寨。
這是以前袁紹與公孫瓚有過兩次大戰的老戰場了,很多袁軍將士對這裏相當熟悉,這對袁軍是很有利的。這也正是審配建議在這裏屯兵的主要原因。
曹操領大軍救下張合,並沒有責備張合,反而對張合大加讚賞,認為張合雖然折損了數萬人馬,但幾乎奪下了整個冀州,從戰略目的來講,是非常完美的一次大勝。
接著,曹操進軍界橋,與袁熙的二十萬大軍在界橋大戰數日。最後曹操憑著兵多將勇,大敗袁熙,袁熙倉惶逃回幽州。
曹操分兵四出,各郡縣望風歸降。至此,整個冀州落入了曹操手鄭
……
王嵩失算了。
沒料到袁紹這麼快敗亡!也沒料到袁紹的兒子們如此垃圾!比王嵩從三國演義中了解到了,還要垃圾十倍!
當王嵩接到戲誌才快馬傳迅,得知袁紹死訊時,已經是袁紹死了二十多之後的事了。
這古代通迅手段確實太慢了:袁紹死了七,戲誌才得到消息,用了十消息才到漢中,再用了好幾,才送到正在房陵考查地形的王高手鄭
王嵩接到袁紹死亡的消息,非常震驚,沒想到自己多次在關鍵時候幫助袁紹,袁紹竟然還是這麼快地敗亡了。
袁紹死了,河北局勢必然大變,王嵩隻好暫時放慢進攻巴蜀的計劃,將漢中的事交代給趙雲和賈詡,自己則帶上王泰及四萬親衛軍,快速趕回洛陽。
王嵩回到洛陽時,青州被曹操輕易拿下,張合已經投靠曹操並攻陷了鄴城。依王嵩判斷,冀州可能馬上也要丟光了。
王嵩不是沒想過直接與曹操開戰,但是,戰爭是需要時間準備的,而且,此時的曹操,兵力空前強大,擁有了青、徐、兗、豫四州及大半個冀州,能動用的兵力在五十萬以上!並且曹操早就防著了王嵩,已經將青州和徐州的兵力調往了兗州,幾十萬大軍守在與王嵩的邊界線上。
可以,用來防禦王嵩的兵力,比進攻冀州的兵力還要多。
王嵩大呼失策!
如果王嵩沒有去漢中,王嵩可能會直接出兵爭奪冀州和幽州,但此時再出兵,就已經有些遲了。
本來,當王嵩不在長安時,戲誌才等人也是被賦予了決斷之權的,但問題是王嵩將十五萬精兵帶去了漢鄭戲誌才等人隻能做好戰爭準備,等王嵩把主力帶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