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配看得一臉憂色,而顏良等袁尚的嫡係文武,則默然無語,眼含恨意。
文醜按王嵩之計,這一番動作下來,成功地又挑起了袁氏兄弟的矛盾,同時,也獲得了袁熙的信任。
隨後的幾,袁熙隆重操辦了袁譚的葬禮,以侯爵之禮厚葬。
袁譚下葬後的當晚上,辛評便找到文醜,對文醜道:“文將軍千裏護送大公子靈柩,忠勇無雙,令人欽佩,不知文將軍今後有何打算?”
文醜道:“老主公將少主交到我手上,我沒有護衛好少主,甚是自責。今後如何,還沒有想好,也許就此隱住山林,不問世事了。”
辛評勸道:“死者已矣,文將軍請節哀順變。文將軍勇冠下,乃宇內名將,當此大爭之世,豈可空老山林之中?主公對文將軍甚是器重,欲委以重任,不知文將軍是何想法?”
這是問文醜是否認主效忠的意願了。
文醜歎了口氣道:“大公子臨終之時,也反複叮囑我,讓我前來投效二公子。
但如今,二公子與袁尚已經聯盟,又豈能容得下我?若二公子用我為將,三公子袁尚又做何感想?”
“這個問題,二公子自然會有安排。文將軍不必擔心。”辛評道。
文醜認真地看著辛評道:“不瞞你,我已經心存去意。你也看到了,那入城時,顏良已經拔劍想要殺我。
我身邊隻有八百親衛,顏良可是有數萬精銳。我在這裏多呆一,就多一份危險。我雖愚笨,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的道理還是懂的。”
文醜在話中巧妙地提到了自己“心存去意”、“八百護衛”和顏良“數萬精騎”這些關鍵字。
辛評今晚來拜見文醜,隻是來探聽文醜心意的,接下來要怎麼結納文醜,辛評是沒辦法做主的。因此,在聽了文醜這番話後,辛評隻能對文醜:“文將軍請稍等,待我回稟主公,再看此事如何處理。”
罷,辛評便告辭離去,徑直去回稟袁熙。
袁熙聽完辛評的稟報,更加被文醜吊起了胃口,迫切地想要將文醜拉到自己一方來。
河北四庭柱中,最強的智將張合已經投靠了曹操,剩下三人中,韓猛稍次之,而文醜和顏良相比,能力都隻在仲伯之間。若論帶兵能力,顏良稍強於文醜,若論作戰勇猛凶狠,文醜則更甚於顏良。
在袁熙的想法中,顏良現在雖然被迫認自己為主公,但終究是袁尚的人。
那日入城時顏良為了袁尚拔劍指向文醜,並且隨後一直站在袁尚身邊,充當袁尚的貼身護衛。這件事,讓袁熙更堅定了顏良仍然不是自己饒想法。
因此,袁熙迫切地想要找一個可以匹敵顏良的人來製衡顏良在軍中的強大影響,這個人隻能是文醜!
約莫不到半過時辰後,袁熙親自前來拜見文醜。對文醜溫言撫慰道:“文將軍是我父親最器重的愛將,為我袁家南征北戰,立下了無數的功勳。我袁家理應善待將軍。如果有人敢對將軍不利,不論是誰,我決不輕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