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肅大驚道:“主公不可啊,那王嵩狼子野心,豈可輕信……。”
“住嘴!究竟你是主公還是我是主公?我意已決,不可更改!”想到自己兒子和女兒都在孟達手上,劉璋罕見地雄起了一次。
費觀又開口反對道:“之前談好的大計,為何又突然改變?”
劉璋道:“我為百姓計,不願百姓受戰亂之苦爾!“
費觀還要再言,劉璋拍案道:“來人啊,將這兩個目無尊長的人給我拿下!”為了保著親生兒子的性命,劉璋連自己女婿也拿下了,女婿畢竟不是親兒子。
吳班起身告辭道:“即如此,待我致信家父,讓劉備不要再率軍前來。”
劉璋再次強硬地拒絕道:“為防變故,在和議達成之前,所有廳中官員不可離開州牧府半步,違令者斬!”
劉璋完,無力地頓坐在蹋上,似乎失去了所有的力氣……。
……
“秋風颯爽,高雲淡,正是攻城破寨的好日子啊!”
王嵩與呂琦玲“美美“地睡了一覺起來,召集諸將,正要安排今的攻城事項,忽報益州主薄董和來訪。
王嵩連忙讓人將董和迎進帳內道:“久聞幼宰(董和字幼宰)大名,今日來訪,有何見教?”
董和道:“受益州牧到大人所托,前來與大將軍議和。劉大人願獻江州城與大將軍,唯望大將軍能善待益州百姓。”
王嵩楞了一下,問道:“此話當真?然則,劉季玉還有何要求?”
董和道:“還望大將軍善待劉州牧一家。”
罷,董和跪在地上,給王嵩磕了三個響頭。
王嵩見狀,連忙上前扶起董和道:“請幼宰放心,隻要劉璋真心投降,我必善待劉璋一家老,言出必行,絕不食言。”
賈詡擔心有詐,開口問道:“幼宰可曾帶來信物?現在城內是何情況?“
董和從長袖內掏出兩封書信,一封是劉璋的,一封是孟達的。王嵩撕開鉛封,展開觀看。劉璋的信是乞降信,沒什麼好看的,倒是孟達的信,將事件經過描過得很清楚,也將城內情況一一告知了王嵩。
王嵩知道孟達這個內應的存在,所以並不懷疑會有詐。讀完兩封書信,王嵩即下令趙雲點起大軍,隨董和進城。
待趙雲來到城門口時,城內守軍早已經接到開城投降的通知,都已放下武器,大開城門迎趙雲大軍進城。
江州城順利落入王嵩手鄭在孟達的協助下,原本設想中的江州大決戰,虎頭蛇尾,煙消雲散。
在趙雲控製了城防和城內秩序之後,王嵩才帶著手下文武向江州城走去,才到城門口,便見到一群人跪在地上迎接,為首一人正是劉璋。劉璋跪在地上,雙手高舉州牧大印,向王嵩乞降。王嵩走上前去,從劉璋手上接過州牧大印隨手交給董和道:“這枚印章,就交給你暫為保管吧。”
然後,王嵩扶起劉璋道:“季玉兄是實誠君子,以後就在長安安享富貴吧,這打打殺殺的事,還是交給我們來做吧。”
劉璋一聽,心中暗喜,趕緊又磕頭謝恩。
接著王嵩又看向了孟達,這是一個在原本曆史上頗有爭議的人物。孟達字子敬,扶風郡郿縣人,本為劉璋屬下,後降劉備。關羽圍樊城、襄陽時因不發兵救關羽而觸怒劉備,於是投奔曹魏,在魏官至散騎常侍、建武將軍,封平陽亭侯。此後又欲反曹魏而歸蜀漢,事敗而死。
孟達才能是有的,但此人心性多變,喜歡趨利避害,可用但不可大用。不過,此次立功不,不可不賞。
“孟子敬青年才俊,有勇有謀。此次江州之戰,當為首功,拜建武將軍,領犍為郡太守。”
孟達大喜,忙磕頭謝恩。
王嵩伸手虛扶,讓劉璋手下一眾文武起身,同往江州的臨時州牧府鄭
到了州牧府之後,王嵩高坐主位之上俯視著這一幹群官,突然開口問道:“張鬆何在?”
眾人都麵麵相覷,難道王嵩不知道張鬆事敗被殺嗎?這是要秋後算帳,為張鬆報仇雪恨了啊!
張肅戰戰兢兢,不敢話。孟達泣道:“張肅出首,使子喬兄被害,請主公明斷!”
張肅雙腿一軟,跪在地上痛哭失聲道:“大將軍饒命,饒命啊!”
王嵩冷冷地喝道:“禽獸不如的東西,為求榮華富貴,不顧連手足之情,連自親弟弟也照殺不誤,如此人渣,有何麵目活在世間?”
“大將軍饒命,饒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