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劉備真撤退,諸葛假夜襲(1 / 2)

劉備在宛城積極備戰,做著長期堅守的準備。

之前劉表在宛城屯積了大量糧草和守城物資,因鄧芝戰場倒戈,劉表在撤退時也來不及銷毀這些糧草器械,全都便宜了劉備,這次剛好可以派上用場。

八萬人馬,器械足備,糧草可供半年之用,劉備總算放下心來。

……

曹操領著二十萬大軍來到宛城。安營紮寨之後,派人於城下搦戰,被無視……

下戰書,無回應!

射招降書,無人理睬!

喊話劉備,劉備不理!

罵粗話,無人接腔!

曹操反被圍觀……

曹操無奈,隻好攻城。

大軍連攻了十餘日,也攻不下宛城。曹操急啊,按計算,再有十日左右王嵩就要回長安了,等王嵩回到長安,必有變故發生。

許攸獻計道:“宛城難破,我們不妨直接繞過宛城,攻擊新野!”

許攸的這種想法,其實就是“蛙跳戰術”。二戰時,美軍在太平洋與日軍作戰,就很好地用了這種“蛙跳戰術”。

但是蛙跳戰術是有條件的,那就是後勤必須得到保障。美軍有幾千架運輸飛機,自然是不用擔心後勤問題。

但是,在古代打仗,因為擔心後勤問題和被人襲了後路,通常是不敢使用“蛙跳戰術”的。

曹操道:“子遠的意思是——繞過宛城?這樣做的話,後勤問題如何保障?”

許攸道:“我們的兵力占絕對優勢,可用十萬大軍在宛城看著劉備,另外十萬大軍繞道去攻新野,在攻下新野之後,再攻打樊城和襄陽。至於糧草……”

許攸語音一緩,輕聲道:“可參照徐州舊事!”

徐州舊事!就是搶和殺!

曹操眼神一眯,正要下令,陳群道:“主公不可多殺無辜,南陽富戶,多有相助劉備者,可讓其交糧贖罪!”

曹操大笑道:“沒錯!我奉旨討賊,不交糧者,即有罪,有罪不贖者,滅之!”

許攸道:“劉備知道我們攻打新野,必然退兵。宛城可不戰而取。”

曹操得許攸和陳群指點,立即行動起來,下令曹仁領十萬兵馬繞過宛城,沿路向富戶“取糧”,直接進攻新野。

……

宛城內的劉備,最近也開始有些憂心忡忡起來。

劉備不擔心曹操攻打宛城,劉備擔心的是王嵩的反應。

這次攻打宛城,是基於王嵩和袁熙牽製曹操兵力的情況下才做出的決定,如果王嵩不幫忙牽製曹操兵力,那這次出兵是非常危險的決定。

“宛城是曹操的必守之地啊,希望王嵩不會失信於我啊。”站在城樓上,劉備看著城外曹操的大軍,擔憂地對諸葛亮道。

“主公放心,王嵩絕對不會看到曹操攻打我們而不管的,讓曹操攻下荊州對王嵩沒有好處隻有壞處。也許此時王嵩已經回到長安,很快就會有動作了。”諸葛亮安慰道。

“但願如此吧,這種被人壓著打的感覺很不好受啊。”劉備道。

突然,一直站在望樓上觀察敵營的閻柔轉過頭來,對劉備和諸葛亮道:“啟稟主公和軍師,今的情況有些不對啊。今隻有文聘和陳到象征性地攻了一下城,而曹軍的內部一直在做頻繁的軍力調動。”

劉備和諸葛亮聞言,臉色都一下子變得嚴峻起來,連忙爬上比城牆更高的望樓,仔細地查看曹營各部的變化。

當諸葛亮看到曹軍很明顯地分成了兩個獨立的大營時,諸葛亮的臉色開始變得有些蒼白。

諸葛亮轉身對劉備道:“我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因為我們太早拿下宛城,使王嵩的軍隊不能在我們拿下宛城之後趕到洛陽,沒人可以牽製曹操,曹操很可能直接將兵力分成兩部,一部在宛城盯著我們,一部繞道直取新野。駐守新野的李嚴,手上隻有二萬人馬,很難擋著十萬曹軍的進攻。”

閻柔道:“那曹操的後勤?”

“屠殺和掠奪!”

諸葛亮心有餘悸地道。

諸葛亮本是徐州琅琊人,目睹過曹軍屠城的慘狀。當年若非諸葛謹機智,諸葛一家恐怕也難逃厄運,諸葛亮曾因此發誓今生與曹操不死不休。

這也是諸葛亮選擇劉備而非曹操的原因之一。

“那該如何是好?”劉備與閻柔一起問道。

“隻能是退守新野了,如果王嵩的兵馬不能及時到位,我們甚至要徒襄陽,才能頂著曹操的攻勢。”諸葛亮有些擔心地道。

劉備聞言,立即道:“那就連夜撤退,曹軍要繞道,路程會比我們遠,我們又是連夜撤軍,會比曹軍先走幾個時辰,就一定能趕在曹軍之前進入新野城,不必擔心曹軍的追擊。”

劉備決不是優柔寡斷之人,見戰機已失,便當機立斷,快速做出了放棄宛城的決定,論逃跑的本事,劉備自信不會輸給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