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賈詡,王嵩開始重新部署洛陽防線各關口的兵力,頻繁地調動兵力,大張旗鼓地增兵。
並在一些邊境地區不停地用股部隊製造摩擦,時不時地用斥候捕殺幾十個曹兵,將氣氛弄得非常緊張,希望通過這一瞻打草驚蛇“之計,將曹操的注意力吸引過來。
果然不出十日,曹操便從新野撤軍返回了許昌,並從各地往與王嵩交界的各處關城增兵,使麵對王嵩的戰線上兵力大幅增加。
同時,曹操也再次派出董昭為使者,前來洛陽拜會王嵩。
都是“老熟人”了,董昭順利地見到了王嵩。
見麵之後,王嵩問董昭道:“董公也年歲不了,不在許昌含飴弄孫,跑來洛陽找我,有何貴幹?”
董昭笑道:“大將軍回洛陽了,我哪裏還有心情含飴弄孫?我是睡覺都睡不著了啊。
丞相聽大將軍在大規模增兵司州,讓我來問一下大將軍有何打算?”
王嵩樂嗬嗬地回答道:“隻是尋常的軍隊會操而已。曹公何必驚慌?莫非以為我要與曹公開戰?”
董昭道:“又是軍演會操?像上次一樣?”
王嵩道:“可以是一樣,也可以不一樣。若曹公能盡快與劉備達成和解的話,你就當我這次是用了一瞻打草驚蛇”之計吧。”
“你,你,你這真的隻是打草驚蛇之計?”董昭氣笑了
王嵩道:“兵法曰,虛則實之,實的虛之。我這“打草驚蛇”之計,也有可能變成“瞞過海”之計,甚至可能變成“圍魏救趙”之計:
名為軍演,實為出兵,那就是瞞過海之計
突襲許昌,以援劉備,那就是圍魏救趙之計。
這就是所謂的“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具體怎麼變,看曹公的反應而定。”
這就是很不友好的話了,赤果果的威脅了!
董昭不虧是很曹操挑選的很專業的外交人員,聽到王嵩威脅的語氣,立即壓下心中的怒氣,開始施展和稀泥的本事道道:“丞相攻打劉備,實為平叛爾。劉表本是朝廷任命的荊州牧。劉備無故攻打劉表,不僅奪了劉表的荊州六郡,現在連劉表的最後一郡也奪取了。如此行徑,朝廷豈可不管?”
王嵩哂笑道:“他姓劉的兩人打生打死,關姓曹的何事?”
董昭道:“曹公是子欽封的丞相,下諸侯做亂造反,丞相豈能袖手旁觀?”
“造反?”
王嵩哈哈大笑道:“聽曹公曾怒斥子,問子是否想造反。莫非在曹公眼裏,下諸侯都是反賊,皇帝陛下也是反賊?”
董昭支晤了半,不知如何回複。本想否認曹操怒斥子的話,但這件事早就弄得下皆知了,再下去,隻會越描越黑。
王嵩見董昭語塞,也不想太咄咄逼人,畢竟董昭是年屆花甲的老頭子了,多少也得給點麵子。
於是,王嵩便笑了笑道:“大家都是明白人,今後相交,不必給曹操的圖謀披上下大義的外衣。曹操的真實想法吧。”
董昭如釋負重,苦笑了一聲道:“劉備占據了宛城,對許昌威脅太大,如今劉備去了新野,戰事也就結束了。”
王嵩道:“自董卓之亂以來,南陽地區,戰事不斷,老百姓就沒過上幾安心的日子,為南陽百姓計,希望丞相與劉備之間,保持克製,罷戰言和!”
董昭乘機試探道:“大將軍關心百姓疾苦,下楷模啊,要不我們再簽幾年休戰公約?”
王嵩道:“公約就免了吧,下格局已經改變,如果隻是我與曹公簽約,對其它諸侯也沒有約束力,也不能讓下百姓脫離戰亂之苦。
大家互相製衡,以和為貴,反而會相安無事,這比簽什麼和約都更好。”
董昭無奈,隻好回許昌向曹操稟報。
曹操得到董昭回報,內心稍安,認為王嵩不可能在短期內發動戰爭。
然而,好景不長,沒過多久,曹操便收到夏侯淵傳來袁熙兵犯冀州的消息。
“這袁熙,還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了?!”
曹操很是詫異,怒氣值飆升,直至滿格……!
……
再幽州牧袁熙。
袁熙得王嵩之助得以逼退曹操而保著幽州,在曹操退走之後,倒也是發了狠要對幽州勵精圖治。
審配向袁熙獻計道:“主公要想恢複老主公的基業,也不是沒有機會,請主公考慮我的幾個建議:其一,連結好烏桓。老主公與烏桓有姻親關係,還建立了非常好的交情。主公應該要把這種交情發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