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紘道:“戰國時合縱連橫,講的是遠交近攻。我江東與王嵩,當前並不交壤,沒有任何地區利益衝突。王嵩必然樂意我軍幫他拖著劉備的後腿,這就是遠交近攻的道理。
王嵩深通謀略,必然明白這其中的玄機。隻要王嵩兵出夷陵,則劉備必不敢不退兵。”
孫權沉思了一會兒,道:“兩位先生所,乃老成謀國之言也,隻是時間會遷延很久。使者到長安路程不近,要十幾才能到長安,與王嵩談妥之後,王嵩的信使將王嵩的將令傳到益州也需要十幾,等趙雲從成都出兵到夷陵,又得十幾。這一來一去,恐怕最快也得近二個月時間了。”
張昭道:“所以我們要盡量在柴桑拖著劉備,即使不能打敗劉備,也要拖著劉備,隻要拖過兩個月,待王嵩插手進來,劉備就得用他的主要兵力去守他的老家。對我方來,時間就意味著勝利。”
孫權覺得張昭得有理,便緊急派出張宏為使,去長安拜見王嵩。
而孫權自己,則糾集周邊各郡共八萬多人馬,水陸並進,前往救援柴桑。
大軍起程第二,就又接到程普戰報,得知柴桑已經失守,孫權大驚失色,痛罵程普無能:
“柴桑有五萬守軍,若死守待援,劉備縱使出兵二十萬,也未必攻得下柴桑重鎮!真是一將無能,累死千軍。”
罷,怒氣衝的孫權就要下令派人去鎖拿程普問罪。張昭急忙阻止道:“程普將軍早年曾事從老主公,乃江東元老,德高望重不可輕動,否則會挫傷江東軍隊士氣。況程普乃一介武將,在計謀方麵,又怎是諸葛亮的對手?”
孫權道:“先生有所不知,這次程普不是敗於諸葛亮之手,而是中了劉備手下一位名叫做龐統的新任謀士之計。”
“龐統?”
張昭驚呼道:”就是那個外貌醜陋,被虞翻笑稱“長相對不起大漢下百姓”的龐統龐士元?”
“正是此人,沒想到此人有如此本事,而我卻與此人失之交臂也。”孫權長歎一聲道。
張昭道:“此人遊曆江東多年,對我江東極為熟悉,劉備重用此人,對我江東極為不利啊。請速召回周瑜周公瑾,非周郎不足以對付諸葛亮和龐統也。”
孫權心中慌張,連忙讓人八百裏加急傳訊給周瑜,而當前的軍隊,則暫以呂蒙為暫代都督之職統帥水陸兩軍,連夜不停,逆水而上趕往柴桑。
孫權趕到柴桑時,劉備已經修好了水寨旱寨,嚴陣以待。
程普,韓當,黃蓋三人與孫權相見,向孫權請罪。孫權心中暗恨三人,但礙於三人在軍中輩份極高,也不予降罪,隻讓三人交出軍隊,跟在自己身邊參謀軍事。
好在三人雖敗,兵力損失不多,仍有兵力四萬多人,與孫權合軍一起後,孫權的兵力達到了十二萬人。與柴桑城中的五萬人相比,在兵力方麵占據了一定的優勢。
呂蒙帶人猛攻水寨,諸葛亮令魏延和李嚴分守城外水寨和旱寨,兩人以弩陣相互配合,給予呂蒙的江東軍大量殺傷,江中浮屍一片,江水都被染成了暗紅色。
水師作戰,比陸戰還要殘酷很多,士兵隻要中箭墜河,傷口的鮮血在水中不能凝固,體內的鮮血就就會不停地順著傷口流出,直至鮮血流幹為止。
所以,很多陸戰中的非致命傷,如果是在水戰中受傷墜河,也都會導致死亡。
呂蒙知道形勢的嚴峻,不顧傷亡地拚命搶攻,在損失了五千多條人命後,終於攻破了柴桑城外的水旱兩寨。
魏延和李嚴率軍退回城內。孫權下令全軍跟進,將柴桑城四麵圍困。
“柴桑城中實際兵力隻有五萬人?“呂蒙看著手中的情報,心中有些惶惶不安,“主公,劉備兵力絕對不會少於十萬,否則當初也不可能同時進攻潯陽和鬆茲,還有兵力來偷襲柴桑。那麼其它的兵力去了哪裏呢?必須弄清這個問題,我擔心這其中有更大的圖謀。”
“該不會是退回江夏了吧?”孫權有些疑惑地問道。
呂蒙道:“不會的,劉備占了柴桑,就沒有必要再擔心我們進攻江夏。”
呂蒙走出軍帳,看著剛才激戰的水寨,突然失態地大喊一聲道:“船!劉備的戰船呢?水寨中隻有劉備的幾艘船,大的戰船一艘也沒有!”
呂蒙快步跑回帳中,在桌上攤開地圖,手指順著附近的幾條水道劃動,落在曆陵的地方。
然後,呂蒙對孫權道:“荊州軍的船隊可能去了這個地方,但是這個地方擋不住荊州數萬軍隊的進攻,那麼……下一步肯定是海昏,嗯,海昏也擋不住!然後……是南昌!荊州軍的下一個目標是豫章治所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