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西下,夜幕降臨,江南桃紅柳綠的三月,在西涼這地方卻依舊是一片荒涼和嚴寒。
白在太陽的炙烤下可能有十幾度的溫度,到了晚上,西風一吹,氣溫就到了零度以下。
福祿城依舊在激戰!
夜風很冷,可是,將士們的心依舊是火熱的,不論是唐軍還是麼羌族叛軍。
唐軍勝券在握,時間越往後,就離決勝殲敵時間越近,所以,唐軍的心是火熱的。
而羌族叛軍,則認為唐軍已到了強弩之末,福祿城搖搖欲墜,隻要再來幾次進攻,就可以大獲全勝,所以羌族叛軍的心也是火熱火熱的。
羌軍氣勢如虹,唐軍亦是氣勢如虹。
刀光劍影,鐵血交迸,殺聲震,呐喊如雷……
就在此時,福祿城外數裏的一處山穀中,突然升起了數百個紅色的燈籠。
這些紅色的燈籠升空之後,隨著徐徐的微風向戰場緩緩飄來,飄過羌軍的營地,飄向戰場,飄向福祿城……
“快看,那是什麼鬼怪?”有羌人大叫起來。
“啊,那是什麼?是神還是惡鬼?”更多的羌人驚恐地喊叫起來。
“好像是燈籠……怎麼可能?燈籠怎麼可能飛得起來?啊,快看,好像是一張張鬼臉……”
“煞氣太重,猛鬼夜行啊!”
“猛鬼夜行!傳中的猛鬼夜行啊!”
在羌饒意識中,會飛的東西一定是長著翅膀的鳥。這鬼臉燈籠又沒長翅膀,怎麼可能飛在半空?除非是鬼神提著這些燈籠!
出於對未知事物的恐懼,羌人們開始騷動不安,有不少羌人拜倒在地磕頭不止。
巫師們立即組織起來,開始又唱又跳,希望通過各種古怪的動作和聲音,引起鬼神的注意,獲得與鬼神“溝通交流”的機會。
戰場上的羌人戰士也停下戰鬥驚慌失措地看著這詭異的一幕。
事先得到魏延通知的唐軍將士們,並不對此感到奇怪,見羌人停戰禱告,立即揮刀砍向羌人。
已經爬上城頭的羌人,很快被砍殺得幹幹淨淨,戰場上廝殺之聲驟停,隻剩下驚呼和禱告之聲。
城頭上,魏延如釋負重,大叫一聲道:“是孔明燈!決戰時機已到,傳我命令:全軍出城決戰!”
沒錯,這就是孔明燈,諸葛亮自稱對這項發明擁有專利,劉備為了幫諸葛亮揚名,將之命名為孔明燈。
魏延以前在劉備手下,學到了孔明燈的製作方法,夜間做戰時,曾經用過孔明燈來傳遞軍情信號。
這次征羌之戰,魏延便將孔明燈的製作方法教給了關羽,並且事先與關羽約好,將孔明燈升空做為決戰信號。
而製作孔明燈之時,成公英想到羌人迷信鬼神,便靈機一動,將孔明燈的白綢布換成了紅布,並在紅布之上,畫了一些長滿獠牙的鬼怪圖岸,使得人們在夜間看到的是一個個紅色的鬼臉飄浮在空中,顯得無比的詭異和懾人心魄。
結果,迷信鬼神的羌人們果然被嚇得六神無主,跪地不停地禱告……
接下來,讓羌人們覺得更嚴重的事情出現了:
從城內源源不斷地開出了大量唐軍,足足有四五萬之多!
“城裏不是才一萬多人嗎?怎麼突然冒出來這麼多軍隊?然道是鬼卒?”
羌人一直以為城中隻有一萬多唐軍,如今看到城中殺出來了遠超想像的兵力,再聯想到空中飄蕩的紅色鬼臉燈籠,有人就開始驚慌地大喊起來:
“快跑啊,鬼卒來啦!”
本已被成公英的孔明燈嚇得喪膽的叛軍徹底崩潰了……
鬼卒之聲不絕於耳,大家都在拚命地逃跑,為了逃命而刀兵相向,自相殘殺,叛軍的大營失控了,崩潰了,炸營了!
就在此時,關羽率領數萬騎兵也殺進了叛軍的後營,輕鬆擊潰了驚慌中的羌人後營。
近十萬炸營崩潰聊叛軍,在魏延杜襲和關羽的十二萬唐軍的驅趕下,一路伏屍數十裏,死傷數萬人,最後剩下五萬多人,也被趕進了長城以北的沙漠之鄭
沒有攜帶糧食和飲水而進入沙漠,無異於送死。
一些心誌不堅的叛軍首領聯合起來殺死了格洛歐,走出沙漠向關羽投降。關羽大度地接受了叛軍的投降:先期送到礦山的戰俘已經累死了大半,正需要新的戰俘去補充。
不過,查點犯人時,成公英發現了一個很大的問題——許嶽跑了,帶著他的三千精兵在沙漠邊沿繞了個圈,向玉門關方向跑了!
“這是主公點名要抓的人!聯合甄儼企圖刺殺主公和世子泰的主謀也是此人,我們不能讓他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