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欲走符節鎮,先奪陽江城(1 / 2)

劉循非常後悔當初沒聽龐統的建議,此刻見龐統發火,便向龐統跪下道歉道:“是我不該有婦人之仁,害了大家,請軍師責罰。”

龐統見劉循下跪,也不好過度拿捏,遂扶起劉循道:“如今之計,隻有向南一條路可走了,吳蘭將軍是牂柯太守,我們去吳蘭將軍的牂柯郡(貴州地區),憑牂柯郡的複雜山林與王嵩周旋,靜待下時局的變化。”

“時局的變化?”

吳蘭有些不解,便開口問道:“龐軍師認為,下時局勢會如何變化?”

龐統道:“如今下諸侯尚存者僅剩六家:公孫度盤踞遼東,士燮還占有半個交州,這些都不足以影響下大勢了。影響下大勢的唯有唐王王嵩,魏王曹操,楚公劉皇叔和吳公孫權。

若我所料不差,少則一年,多則三年,王嵩與曹操之間必有大戰。待到王嵩與曹操兩強開打,王嵩必將抽調全部兵力投入中原戰場,到那時候,益州便會兵力空虛,楚公劉備便可乘機揮軍攻打益州。

而我們現在可以暫時去牂柯與唐軍周旋,保全自身實力,待到主公征伐益州之時,我們便揮軍北上,配合楚公的益州戰事,一舉拿下益州,協助楚公鼎定千秋霸業!

除此之外,之前楚公已經聯絡過南蠻王孟哈拉(孟獲之父),送之以厚禮,許之以厚利,讓南蠻王孟哈拉出兵,去與王嵩死掐。我們再坐收其利。”

劉循和吳蘭聞言,對龐統之智盡皆佩服得五體投地。

龐統接著道:“江州城中的法正,肯定已經得到了我們內江的消息。所以,我們現在必須馬上離開!片刻都耽擱不得。再不走,大家就都走不掉了!”

劉循和吳蘭知道此時隻有龐統才能救自己一命,連忙施禮,齊聲道:“末將遵命!”

叛軍不及休整,火速拔營,向南撤退逃命。

龐統能逃得掉嗎?

很難!王嵩吃了這麼大的虧,又豈會輕易放過龐統?而且,王嵩很清楚龐統會往哪逃!

早在王嵩剛進入成都之後不久,王嵩便召集各部將領及幕僚,開了一次軍事會議,在會議上,王嵩對著地圖向大家分析道:“龐統的第一個目標是堵住我軍入蜀之路,即:用孟達、楊懷的西路軍奪取劍門關,堵住我軍從金牛道入蜀;而龐統和劉循的西路軍,則奪取米倉道,不讓我軍從米倉道入巴鄭

在我們進入劍門之後,龐統堵不住我們入蜀,其第一個戰略目標也就失敗了。

龐統的第二個目標是奪取江州,與劉備夾擊夷陵的趙雲。而法正和張繡死守江州,直到我十萬大軍入蜀也未讓龐統攻下江州,龐統的第二個戰略目標也宣告失敗了。”

頓了一下,王嵩接著道:“龐統應該知道,屬於他的戰機已經錯過了,如今大勢已定!

他現在再去進攻江州不但已經沒有了意義,而且是與等死沒什麼差別,憑他那幾萬烏合之眾,又豈能與我們十萬唐軍精銳相抗衡?

那麼,接下來,他會去哪裏呢?

他隻有一條路可走——往南跑去牂柯郡!我們要快速行動,提前去他南撤的必經之路上等著他!”

著,王嵩將手掌重重地拍在霖圖上的符節縣(今四川合江縣)的位置。

符節縣,隸屬犍為郡,位於川渝黔結合部,以及長江、赤水、習水的交彙處,蜀中盆地的南緣。西麵與江陽相鄰,東麵與巴郡接壤,北麵與永川相交,南麵與赤水縣、習水縣毗鄰,距成都市區500餘裏,距江州(重慶市)200餘裏,是長江出川第一港口縣。也是龐統入牂柯(貴州)的必經之地。

閻行提議道:“主公,龐統此人極為機敏,如果他接到孟將軍與楊將軍投效主公的消息後就立即撤湍話,從江州到符節隻有200裏路,恐怕會比我們先趕到符節。我們應當以騎兵快速行軍,爭取能在符節拖著他。”

王嵩想了想,對閻行道:“彥明得有理,隻是此次入蜀,因蜀道戰馬難行,為了盡快趕路,我們隻帶了八千輕騎,

你帶五千輕騎先行,爭取趕在龐統之前到達符節,先在符節堵著龐統不讓他繼續南下。關羽率五萬人馬隨後趕去支援閻校“

孟達見王嵩沒有安排自己和楊懷參戰,便與楊懷對視一眼,一起上前請戰道:“主公曾經過要給我倆立功贖罪的機會,如今追堵叛軍,還請主公允許我倆參戰。”

王嵩點零頭道:“可以,不過你部兵馬剛整頓完畢,戰力是否已經恢複?”

孟達道:“稟告主公,我部兵馬戰力雖然沒有完全恢複,但我的士卒大多數都是犍為的郡兵,符節(合江縣)隸屬犍為,我們熟悉道路和地形。在符節做戰,我們屬於本土做戰,有諸多優勢,還請主公允我二人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