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不敢怠慢,連忙下令以呂蒙代都督之職,並召集幕僚開會。
會議開到一半,便接到急報,曹仁率十萬大軍進攻壽春,夏侯淵率十萬大軍進攻曲阿,陳到領十萬大軍進攻江乘。
張昭等人聞之,盡皆失色。步騭進言道:“曹軍來勢甚猛,可速調兵力增援。”
孫權將周瑜的遺信傳示眾壤:“周都督臨終之時,就已料到此事。曹操三十萬大軍從東線來攻,恐怕劉備也會在西線出兵。沒有王嵩的策應和救援,我們非曹劉聯軍對手。
為今之計,隻有按公瑾所,一方麵火速向王嵩求援,一方麵收縮兵力於堅城,拖延時間等待王嵩的策應和援助。”
眾人皆以為然,孫權又道:“長安與我們道路隔絕,要經過曹操的轄區,使者到達長安隻能扮做商隊夥計,往來輾轉,頗需時日。聽王嵩正在益州平叛,恐怕一時半會援軍還不會到達。因此,我們要做好最壞的打算。先將文武官員的家眷及物資往南遷往南海郡,待戰事結束再遷回來。”
完之後,孫權一雙“碧眼”不停地掃視著堂下眾人,觀察大家的反應。這就是孫權的高明之處:
其一,家眷遷往南海郡,名為保護,實則為質。堂上文武,多數是江東士族中的傑出人物,這些人如果看到曹操勢大,為保全家族,必然很多人會暗通曹操。孫權搶先一步遷走他們的妻兒老,誰若通敵降敵,便拿他們的妻兒老開刀。
其二,孫權突然拋出這個命令,也是在觀察手下文武的反應,看哪些人是自己堅定的支持者,哪些人是反應異常者。
果然,孫權命令剛下,堂下眾人反應各不相同。武將們齊聲應喏,文官們卻有少數人麵麵相覷,甚至交頭接耳。
孫權心中有數,又厲聲喝道:“大敵當前,我們應該同仇敵愾,有不遷家眷者,按通敵論處!”
這下大家都不敢話了,紛紛應喏遵命。孫權命大將陳武專門負責此時,各級官員皆不敢違抗。
然而,孫權隻是傑出的政治家,卻不是傑出的軍事家。
接下來的戰場形勢急轉直下,江東政權真正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
與原本曆史不同的是,在原本的曆史上,曹操此時是還沒有水師的,直到幾年之後才開始鑿玄武池練兵,而且練的也是缺乏實戰的花架子水師。
但在這個時空,因為王嵩建了黃河水師,導致曹操也建了相應的黃河水師,這些水師雖不精銳,但也可堪一用。又加劉表投靠曹操後,帶去了大量的水師將領,其中蔡瑁、張允,尤擅水戰。
在原本的曆史上,如果不是曹操中了反間計提前殺掉了蔡瑁、張允,恐怕赤壁之戰的結果會有所不同。
而此時為曹操統領南方水師的,正是原荊州劉表手下的水陸都督蔡瑁。
蔡瑁憑著人多船多和突然襲擊,成功地在丹徒橫渡長江,將十萬曹軍送到了長江以南並一舉攻破了曲阿。
隨後江乘和壽春也相繼被曹軍以優勢兵力攻破。江東新任都督呂蒙隻好收縮兵力死守秣陵。
而在東線,諸葛亮領十萬大軍進攻柴桑。因為有廬江郡可以做依托,諸葛亮在攻破了柴桑的水寨之後,並沒有進攻柴桑城,而是繞過柴桑城,直接攻打南昌。負責南昌防守的老將程普也因兵力不足,隻好下令韓當放棄柴桑,與程普一起退守南昌。
由於孫權主動收縮兵力,九江郡和豫章郡大部分地區便很快陷於敵手,隻留下秣陵和南京在苦苦支撐。戰局對江東非常不利。
曹仁和陳到攻占了壽春和江乘之後,迅速揮師向東,與夏侯淵會師秣陵城下,共三十萬大軍晝夜強攻秣陵。
秣陵城中隻有呂蒙的八萬江東守軍,實力相差懸殊,但憑借著呂蒙卓越的指揮能力和甘寧、淩統、徐盛等猛將的超強戰力,硬是頂住了曹軍一波接一波的瘋狂進攻。
曹軍三十萬進攻秣陵,打了七七夜,仍然攻不下秣陵城,南征主帥夏侯淵也是心急如焚。
對於這一戰,曹操是有嚴格的時間要求的,必須在王嵩回到長安之前解決掉江東!夏侯淵也拖不起啊。
正當夏侯淵束手無策,坐立不安之時,夏侯淵接到了一份江東地圖,這份江東地圖上非常清晰地備注了各大城市的人口情況、糧草物資情況和兵力布防情況
夏侯淵看過這份江東地圖之後如獲至寶,立即找來陳到和曹仁一起研究,最後製定了一個奔襲宛陵和歙縣,孤立秣陵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