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戰略向西(2 / 2)

是時候去打通絲綢之路了!

……

而要打通絲綢之路,必須對抗強大的貴霜帝國!這是一個類似於此時的歐洲羅馬帝國一般的存在。

曆史上,在漢強盛時期,西漢最強,羅馬帝國次之。而到了東漢末年,羅馬帝國發展到最強盛時期,成為當時地球上第一強大帝國,新崛起的貴霜帝國實力僅次於羅馬帝國,排在第二,而衰落的東漢,隻能排在第三。

先看一下此時最強大的羅馬帝國吧:

公元2世紀圖拉真統治時期,羅馬帝國的疆域最為廣大,它北至多瑙河以北的達基亞和萊茵河,西達大西洋和不列顛的大部分地區,南抵埃及和北非,東至兩河流域,地中海成為內湖。

其疆域之遼闊,隻有相隔萬裏的中國漢帝國可與其匹擔在廣闊的疆域內,麵對複雜的民族成分、風俗習慣、地理條件和曆史背景等,羅馬奴隸主吸收和借鑒了各地區以往統治者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在采納他們若幹統治製度的同時,在意大利以外的被征服地區廣泛實行行省製度。

到公元前2世紀後葉(也就是王嵩所處的這個漢末時代),羅馬共有9個行省。西部6個:西西裏、撒丁尼亞、科西嘉、山南高盧、西班牙和阿非利加。東部3個:伊利裏亞、馬其頓、亞細亞。

然後再看一下這個迅速崛起後來又迅速衰亡的貴霜帝國吧:

公元1世紀60年代,貴霜已統治索格狄亞那、巴克特裏亞、喀布爾、呾叉始羅、犍陀羅、罽賓,可能還有西旁遮普。其後,無名王閻高珍(索特·麥格斯)時期,貴霜向西擴展至赫拉特,控製了整個河中地區,並在控製的康居基礎上更進一步控製了大宛。

公元90年,貴霜王因求漢公主,被班超拒絕,派大軍軍七萬攻打班超,為班超所敗,納禮求和。班超一直不知貴霜王名,僅以“月氏王”呼之。

2世紀初威瑪·卡德菲茲即位,再次征服印度次大陸西北部,在中亞將勢力範圍擴展至花剌子模,吞並錫斯坦,國勢大張,形成中亞的一個龐大帝國。帝國版圖東起巴特那,西達赫拉特,南至納巴達河,北盡鹹海。都城遷至白沙瓦。

公元183到199年,胡毗色伽二世在位期間,對中亞的控製減弱,呼羅珊、花剌子模也脫離貴霜統治。但此時貴霜帝國的勢力依然非常強大。

約公元213年,波調即位,貴霜勢力在中亞有所擴展,一度重新控製花剌子模,並同亞美尼亞庫斯諾依斯結盟共抗薩珊王朝。

約公元233年後,貴霜才開始逐漸分裂敗亡。

而此時正是公元208年,正是貴霜勢力最鼎盛的後期。

王嵩選擇在此時出兵西域,難度不可謂不大,但是,時不我待!

做為一個穿越者,王嵩比誰都清楚絲綢之路的重大意義!

首先,用一句冠冕堂皇的外交語言來:

絲綢之路連接了東亞、中亞、印度、西亞、地中海等世界幾大文明圈,對推動世界文明進程和人類社會進步有很大的意義。

這些……隻是外交辭令,其實我們真正要看的是利益,包括:經濟利益、政治利益和戰略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