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王朝,乃至整個東亞地區,因為李軒的到來,已經是出現了曆史的分叉,從來都沒有出現過在華夏戰場上的排隊槍斃戰術,被李軒引入並發揚光大,甚至玩出了比同時代歐洲同行更高的水準。
當歐洲人的軍隊還停留在西班牙大方陣戰術的時候,當他們還在沒有刺刀、準星、標尺的火繩槍的時候,大唐陸軍卻已經是在李軒的主導下,用上了帶有刺刀、準星、標尺的火繩槍,而且還采用了紙殼定裝彈藥。
上述的刺刀、準星、標尺乃至紙殼彈藥,實際上都沒有什麼技術限製,這裏頭限製最大的還是一個見識的問題,隻要有人提出來了,那麼實際上很容易就搞出來了。
而紙殼彈藥的出現,也是讓大唐陸軍的火槍兵們,裝填更加便捷,這也就帶來更高的射速。
準星以及標尺,讓火槍兵更容易瞄準,雖然說受限於滑膛槍固有的精度缺陷,在射擊遠距離的目標時,命中率從依舊不堪入目,但是在中近距離上,射擊精度卻是有了極大的提升。
而更重要的刺刀,刺刀的出現,直接可以讓大唐陸軍的火槍兵們,一定程度上取代長矛兵、刀盾兵等冷兵器步兵的兵種。
這一係列的火繩槍技術革新,實際上已經是讓大唐陸軍的火繩槍跨越了初期和中期,直接進入了火繩槍的巔峰成熟期。
要想取代現有的火繩槍,隻能是等待燧發槍出來,而且還必須是技術成熟,在擊發率上超過火繩槍的燧發槍,早期的燧發槍因為擊發率過低,還無法取代這種發展成熟的火繩槍呢。
大唐王師在李軒的引導下,進行了一一係列的裝備、戰術革新,邁入了近代陸軍的行列。
而作為大唐王師的老對手,明軍也是沒有傻乎乎的繼續用傳統的冷兵器以及那些什麼碗口炮,手銃來繼續和大唐王師作戰。
當他們吃了好幾次虧後,前線將領們就已經是開始自行效仿大唐陸軍造槍炮、練新軍,而且火槍和火炮基本是原樣照抄。
如此,其實他們順帶也是學去了刺刀、準星、標尺、紙殼定裝彈藥這些技術!
單純以火繩槍的技術水平而言,在這個時代大唐王朝自認第一,那麼明王朝就應該是第二了,至於歐洲的一票同行們,早已經是落後時代了!
用上了新式槍炮的明軍新軍他們的戰術也是直接抄襲大唐陸軍的,玩的也是線列作戰。
好幾次小規模作戰裏都是使用這種戰術,隻是一次也沒有贏過而已!
槍炮可以仿製,戰術和編製可以抄襲,但是這些都是最表麵的東西,而影響一支軍隊戰鬥力的因素還有很多呢。
高素質的軍官、嚴苛的訓練、作戰經驗、這些東西實際上比單純的裝備和表麵戰術更加重要。
而明軍,欠缺的就是這些東西,所以現在的張嶽雖然手中有還幾萬督標和邊軍,但是依舊這麼小心謹慎,麵臨偽唐賊軍奔襲南昌的情況下,依舊不願意削減手中的主力兵力數量,隻派遣了萬人衛所兵回防南昌。
但是他也知道,如果隻派萬人衛所兵回去的話,其實也無濟於事,所以他還派遣了千名騎兵回援南昌!
但是這一千隻配屬了單馬的明軍騎兵想要順利趕回去,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別以為騎兵行軍速度就很快了,其實速度也就那樣!
騎兵在戰場上的主要作用,從來都不是以長途快速行軍,而是短途高速機動以及爆發力所帶來的衝擊力。
這一千明軍騎兵為了趕時間,那可是一路都不停息,騎兵們牽著馬匹也是一路不停歇,而且這支騎兵沒有步兵那樣有著大量的輜重,少量的輜重則是騎兵自己背著前進,你要是說騎兵老爺不想走路,想要騎馬行軍,或者是不想要背輜重前進,而想要讓自己的坐騎馱著走,信不信軍法官分分鍾一刀砍死他!
這一千明軍騎兵的行軍速度雖然說不算快,但是因為情況緊急,而且是負重少,總距離也不算長,所以他們走的要快一些,一天預計能夠走上四十公裏左右,要想追上第四混成團,大約需要兩天時間!
不是明軍騎兵不想要更快,而這幾乎已經是這一支明軍督標騎兵在保持正常戰鬥力的情況下的極限行軍速度了,一支隻配屬單馬的騎兵部隊,如果想要抵達戰場後還保持戰鬥力的話,就需要時刻保證戰馬還有足夠的體能。
督標騎兵單馬,這行軍速度要差一些,和大唐陸軍的騎兵差不多,因為大唐陸軍的騎兵也是隻配屬一匹馬!
不過如果是換成配屬雙馬的邊軍騎兵來,那麼正常行軍速度就會提高很多,不過提高的也有限,頂多就是一天走上六七十公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