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平十五年的一場洪澇,把李軒以及帝國的高層官員們都是給嚇了半死。
這種驚嚇不僅僅是因為洪澇本身,而是因為這一場暴雨雖然大,但是根據皇家理工學院的報告,以及地方上的老農們的經驗,這樣的暴雨不說十年一次,但是二三十年發生一次都是很正常的事。
這也就是意味著,以目前黃河和淮河流域的防洪體係,頂多就是支撐十年一遇的洪水而已,超過了這個限度,就會造成大範圍的洪澇。
而即便是十年一遇,甚至每年都會有的普通降雨,都是會造成中小規模的洪澇。
而這種狀況是帝國所無法忍受的!
修建水利設施已經是刻不容緩,尤其是黃河以及淮河這兩個結合在一起的重災區,更是需要立即進行整頓。
今年的夏天洪水過後,帝國就已經是開始對上述地區進行水利設施建設,不過更多的還是結合救災,通過以工代賑的模式來修築,總體而言,其重心並不是修建水利設施,而是救災。
但是在今年冬天開始,李軒已經是指示相關衙門,尤其是負責大規模基建工程的工部,做出了一連串的相關規劃,針對黃河以及淮河流域進行整體防洪工程的修建。
尤其是各大薄弱地點更是趁著秋冬季節水位下降的時候,加緊修築,以備戰來年春夏的洪水。
為此,帝國僅僅是在今年秋冬時分,就已經是提前準備了大約三百萬元的專項資金,用於黃河以及淮河的治理。
而這一部分資金,其實並不列入宣平十五年的財政支出預算裏,因為宣平十五年的財政支出預算早已經是花了個精光,一場洪澇對帝國的財政打擊是相當嚴重的。
為了抗洪救災,帝國先後花費了大約一千五百萬元,這些錢有五百萬元是帝國中央財政的應急資金,還有大約三百萬是從各部門擠出來的,有大約五百萬是從各地方財政裏擠出來的,另外兩百萬則是來自社會各界的捐款。
如此龐大的花銷,也是可以證明洪澇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為避免來年再一次發生洪澇,哪怕是國庫裏已經是空的可以餓死老鼠了,但是李軒依舊是強行拔出了三百萬元用於黃河以及淮河的治理工程。
這一筆錢是從帝國銀行裏貸款獲得先行使用,等到宣平十六年的時候,再從水利預算裏償還。
因此雖然是在十二月低才是確定下來了宣平十六年的水利預算,但實際上在九月份的時候,相關工程就已經是開展了。
隨著春節的到來,帝國也是正式邁入了宣平十六年。
春節剛過,內閣的人員就是向李軒報告了黃河-淮河的治理工作。
“根據過去的經驗,我們針對黃河以及淮河流域,製定了一係列的治理方案,而前提的重點則是以修築堤壩、擴大蓄水庫的容量為主,以確保不產生大規模洪澇為核心。”
“重點堤壩的修築,包括開封地區的堤壩、洪澤湖大堤等,針對上述重點區域的堤壩,我們準備采取新型的修築模式,在工程中采用大量的水泥。尤其是洪澤湖大堤,將會大規模采用石條、水泥等材料,力爭修築一條永不潰堤的超級大壩!”
“通過修築洪澤湖大堤,並遷移原洪澤湖周邊區域的城鎮以及村莊,以及整個洪澤湖的麵積將會擴大到現有的三倍以上,並把現有的諸多湖泊連接起來,其蓄水量能夠比原來提高五倍以上!”
“而洪澤湖的擴容工程,不僅僅能夠抵禦洪水,還能夠有效的提高該地區的河運能力,進而加整個運河的運輸能力!”
內閣官員的報告,更多的還是集中在洪澤湖擴容工程上,而這一工程,也是帝國大唐經過多方麵的商討,所製定出來的重點工程。
根據皇家理工學院的相關研究報告,要徹底治理黃河,達到一勞永逸的效果,難度非常的大,因為這根本就不是修築河堤能夠做到的,黃河治理困難,其根源不在於修築河堤之類的,而是在於黃河中上遊的水土流失。
黃河中上流的水土流失,導致黃河的河水裏摻雜了大量的泥沙,這些泥沙淤積在河床上,並不斷的抬高河床,進而迫使河堤也得不斷的修高。
所以治理黃河的根源,是要解決黃河中上流地區的水土流失問題,而要解決這個問題,其實目前不太可能做到,一方麵是黃河的中上流區域,有一部分並不在大唐控製區。
即便是都處於大唐掌控之中,帝國也有足夠的實力進行植樹造林,避免過度開發等問題,至少也需要幾十年才能夠初見成效。
要一勞永逸的解決問題,太難,而且一時半會的也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