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雙方的陣型脫離接過後,韃靼人的這艘分艦隊的旗艦就徹底報廢,桅杆斷了兩根,剩下的一根桅杆上的風帆還燃起了大火,遭到炮擊的一側破爛不堪,大量的海水從破口裏不斷湧入,內部艙室也是破爛不堪。
韃靼人的水兵們甚至都沒有搶救這艘戰艦的打算,而是直接棄艦了。
其他各艦也是遭到了不小的損失,還有兩艘艘戰艦被重創失去戰鬥力不得不退退出戰鬥。
韃靼人這麼慘了,對麵的奧斯曼人的艦隊也好不到那裏去,甚至有兩艘戰艦在雙方脫離接觸的時候,就已經因為進水或大火而棄艦了。
打完之後,剩下的戰艦也都是破破爛爛的,多艘也是失去了戰鬥力。
不過即便是這樣,雙方的戰鬥也還沒有接觸,他們開始轉向,然後繼續戰鬥,中間甚至都發生了殘酷的接舷戰。
整個場麵之火爆,讓邊上的武定號護衛艦上的海軍官兵們看的是過癮無比。
不過再精彩的表演,也會有落幕的時候,所以韃靼人和奧斯曼人的海上戰鬥打了一陣後,奧斯曼人艦隊因為損失慘重,最後殘兵不得不撤退,韃靼人也沒有選擇追擊,因為他們的損失同樣不小,而且還要保護登陸運輸艦隊。
於是乎,這一場海上戰鬥也算是結束了。
這一場發生在馬爾馬拉海北端,伊斯坦布爾東南海域,王子島群海域爆發的海戰,也是整個韃靼人渡海登陸作戰裏,和奧斯曼人爆發的規模最大的一次海上戰鬥。
奧斯曼人彙集了總數十六艘戰艦進行攔截作戰,韃靼人以十八艘戰艦迎戰,最後以韃靼人海軍戰術上慘勝,戰略上大獲全勝而告終。
這一場海戰,其實意義非常重大的,因為這是人類曆史上規模最宏大,最專業的一次風帆木製戰艦線列海戰!
這也是挺有意思的,人類曆史上的規模最大,最專業的一次風帆戰艦之間的線列海戰,並不是發生在大唐帝國和其他國家之間,而是發生在韃靼人和奧斯曼王國隻見。
這其實也不能怪大唐,因為大唐帝國雖然早年的時候,也曾經組建了規模宏大的風帆木製戰艦艦隊,但實際上就沒怎麼打過規模宏大的近距離線列作戰。
統一戰爭時期和明軍打過風帆海戰,但那都是不專業的海戰,不是大唐海軍不專業,而是明軍水師不專業,一群專業戰艦欺負人家明軍的福船之類的,場麵一點也不好看。
後來和葡萄牙人也打過,但是大唐海軍和葡萄牙艦隊開戰的時候,那已經是宣平二十幾年了。
那個時候雖然大唐海軍的戰艦還是有風帆木製戰艦,但實際上已經是裝備了蒸汽機戰艦。
所以當年打葡萄牙人的時候,其實雙方也沒有玩過這種線列作戰,因為大唐海軍依靠著蒸汽機的機動力,根本就沒有給葡萄牙人打近距離線列作戰的機會。
當年的雙方海戰,大唐海軍是利用蒸汽機所帶來的機動力吊打葡萄牙人艦隊的。
和傳統意義上的風帆戰艦線列對轟區別極大。
13928/521332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