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同樣她也想不出無命這樣做的理由。他不是暮的幹兒子嗎?他不是一直在為暮辦事嗎?暮一直覬覦她的燭陰之心,他不該將她抓去邀功領賞嗎?又為什麼會放她一馬?
寧姒苦惱的用力抓頭,腦仁兒都是疼的。
季牧之出聲寬慰道:“別煩了,一切都還隻是主觀推斷,沒有足夠的證據,就不能輕易放下戒心。”
寧姒憤憤的瞪著他,差點掀了桌子:“那你跟我這麼多?”
季牧之一臉無辜:“我隻是在闡述他的話具有一定參考價值的依據。”
……
經過慎重考慮,季牧之決定信無命一次,將城中百姓轉移出去。
由於人數眾多,所以需要分批次進校加上城外有衛兵集結,一時間也無法勸所有人放棄家園選擇看起來更為危險的出城逃亡。
不過經過周密計劃之後,轉移行動似乎也沒有看起來那麼危險。
秀山城被圍成孤島,圍城的衛軍又何嚐不是孤軍作戰?若不是戰事剛息,其他地方的軍隊需要時間修整重建,早就合力將這夥衛軍一鍋端了。
這也是衛軍頻繁發起攻擊的主要原因。拖得越久,攻下城池的機會就越渺茫。
而對於晉國的百姓來,隻要突破了衛軍的封鎖線,無論到哪裏都能活下去。如果衛軍的目的隻是秀山城,就不會放棄攻城而選擇追殺出逃的百姓。
大家最擔心的,也是如何安然無恙的突破封鎖。而這些問題,自然是由季牧之他們來操心。
從做出決定到製定計劃,再到順利送走第一批百姓,隻花了短短三時間。如季牧之所料,對方果然隻是想要秀山城,根本不管這些出逃的百姓。
有了成功先例,城中百姓從最開始的猶豫不決變為爭先恐後,很快第二第三批也送了出去。據大概統計,秀山城的百姓已經送走半數。
就在季牧之等人緊鑼密鼓的進行人員轉移時,無命收到暮要見他的消息。
見麵的地方就在前江的一條船上。
一見麵,暮就狠狠摑了他一個耳光:“告訴我,為什麼他們會想到把城裏的百姓送走?為什麼你不阻止他們?”
完又是一巴掌。
無命跪在地上,連躲都不敢躲:“兒子想阻止,奈何有心無力。母親定下的三月之期僅剩最後幾日,兒子得在這之前將衛軍帶到指定位置,才不會誤了母親的大事。”
暮的怒火並未因他的解釋而消散:“你不知道嗎?沒有足夠的祭品,仍舊無法成功煉製千魂鍾。”
“母親放心。”無命磕了個頭,“衛軍人數尚有富餘,多出的部分剛好可以用來填補祭品的空缺。”
聽他這麼一,暮的表情才稍微緩和了些。她在阿慶的攙扶下站起來,望著粼粼泛波的江麵歎了口氣:“無命,你應該知道此事對我來有多麼重要。”
“兒子明白。”
這件事對我來同樣很重要。
無命在心底想著。